第A01:版面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11月13日 星期日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舜帝,巡狩南岳的那些事(上)
舜帝像。(资料图)

  ■廖和平

  “古者帝王莫不巡狩”。巡狩,是指天子出行,视察邦国州郡。古代文献中也被称为巡省、巡守等名称,是我国古代帝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孟子·告子·下》:“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所守”。意思是:天子巡行诸侯的国家叫巡狩,巡狩的人,是在巡行他的疆土。也是天子对诸侯治理能力的实地考察。

  舜帝,根据《史记》的认定,以及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推定,舜大约生于公元前2173年,大约卒于公元前2073年。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是中国道德文化的奠基人,他开创了“尧天舜日”的美好世道。因此,千百年来其行迹、业绩、思想、卒葬等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在南岳的各种传说故事中,舜帝巡狩的分量最重。舜帝位居“三皇五帝”之列,他的大驾光临,当然是南岳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史书记载舜帝巡狩南岳

  巡狩作为上古帝王的重要活动,在《尚书》《礼记》《孟子》《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

  司马迁《史记》对舜帝巡狩的记载有两处:一为《五帝本纪》,一为《封禅书》。

  《史记·五帝本纪》曰:

  於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舜乃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辩于群神。揖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班瑞。岁二月,东巡狩,至於岱宗,祡,望秩於山川。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脩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如五器,卒乃复。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皆如初。归,至于祖祢庙,用特牛礼。五岁一巡狩,群后四朝。

  《史记·封禅书》曰:

  尚书曰,舜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山川,遍群神。辑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还瑞。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岱宗,泰山也。柴,望秩于山川。遂觐东后。东后者,诸侯也。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衡山也。八月,巡狩至西岳。西岳,华山也。十一月,巡狩至北岳。北岳,恒山也。皆如岱宗之礼。中岳,嵩高也。五载一巡狩。

  在《礼记·王制》也记载了舜帝对南岳的祭祀:

  “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东巡守之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礼。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之礼。”

  上述三者都谈到了舜帝巡狩,巡狩的时间和次序分别是二月东巡狩、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

  综上所述,南岳作为舜帝巡狩目的地是明确的,且秩序在岱宗后。先于《史记》的其他典籍对舜帝巡狩南岳的记载不少。如《尚书·虞书·尧典》云: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如五器,卒乃复。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归,格于艺祖,用特。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这里对舜帝巡狩记载较为详细。这次巡狩之年的二月,舜到东方巡狩,到达泰山后燔柴祭天帝,并按照祀典秩序祭祀山川,然后接受东方诸侯的朝觐。又协调了四季的时令以及天数,统一了音律以及度、量、衡。又制定了五礼(吉、凶、军、宾、嘉),还以五种瑞玉,三种不同颜色的帛,两种活物(活羊羔、活雁),一种死物(死雉)分别作为诸侯、卿、士的朝觐贡品,其中五种瑞玉在朝觐仪式结束以后还要还给诸侯。

  舜,五月到达南岳衡山后举行与在泰山一样的仪式。八月到西方巡狩,到达西岳华山后也要举行与在泰山一样的仪式。十一月舜帝到北方巡狩,到达北岳恒山后,也举行同样的仪式。巡狩回来之后,到尧的太庙去祭祀,用一头牛作为祭品。每隔五年就要巡狩四方、四岳一次,诸侯在四岳朝觐。

  《春秋说题辞》云:“尚者,上也。上世帝王之遗书也。”《尚书》跨越1600年时空,记录了从尧、舜、禹至秦的连续历史。从尧舜时代开始,出于治国安民的需要,统治者就将他们的谈话和政令,刻写在竹简和木片上,用于宣传和保存。《尚书》就是这样一部官方文件的汇编。据相关史料推断,最早根据资料整编出《尚书》的,是生卒于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的孔子。

  春秋战国时期的《慎子·外篇》也记载:舜帝于二月中旬前往泰山巡狩,而后前往南方,五月到达南岳衡山,八月到达西岳华山,十一月到达北岳恒山。

  这说明早在舜帝之前,衡山就已经被封“南岳”了。也就是说,其时,南岳是在国家政治版图中的。

  “如岱宗之礼”是什么礼?

  《书·舜典》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南华大学教授张长元研究表明,舜帝巡狩南岳是有一套固定的程式化的礼仪的,这就是“如岱宗之礼”。那么,“如岱宗之礼”的程序与含义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柴,望秩于山川”。

  “柴”。是一个动词,就是烧一堆柴火,以告祭于天。不同典籍中,人们对“柴”的解释略有不同。《尚书》释“柴”为:“燔柴祭天告至”。马融认为其办法是“祭时积柴,加牲其上而燔之。”郑玄注《礼记·王制》也说:“柴,祭天告至也。”因之,孙希旦《礼记集解》除肯定“燔柴祭天”之说外,还进一步发挥“王者之事天,犹子之事父母,不敢读(渎),也不敢旷也。”加于“燔柴”上的牺牲有牛、羊、豚、犬和壳。

  “望秩于山川”。秩为次序之意,所谓“望秩于山川”,即依次序望祭一方之名山大川。其次序是:天子祭祀全国的名山大川;诸侯祭祀所辖地的名山大川;全国的名山依东(泰山)、南(衡山)、西(华山)、北(恒山)、中(嵩山)为序。

  为什么要“望秩于山川”?这与古人的山岳崇拜有关。《礼记·祭法》曰:“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古人根据观察,认为云兴霞蔚的山林川谷便是风雨生成、万物滋长的地方,因而对其怀着敬畏的心情而加以祭祀,告慰神灵,祈求风调雨顺,获得四方之民的归顺与拥护。同时,也可显示其高踞于诸方之上的地位,以巩固其统治。

  《礼记·曲礼》又言:“天子祭天地,祭祀方,祭山川,祭五祀,岁遍。”郑玄注曰:“祭四方,谓祭五官之神于四郊也。句芒在东,祝融后土在南,蓐收在西,玄冥在北。《诗》云:‘来方禋祀。’方祀者,各祭其方之官而已。”

  祭祀方岳的还有一个目的是“告天”,相信四方都有神祇存在。由此可以看出,上古时期的政治观念、神鬼观念以及空间秩序观念是相统一的。

  舜帝南巡目的是什么?

  那么,舜帝多次南巡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除了祭祀天地之外,或许还有六个意图:

  其一,是“巡狩方国”。无论文献典籍或民间传说,都有这一说法。舜帝“巡狩方国”本是一种定制,其深层意图是“考察官员,体察民情”。诸侯要向舜述职,舜借此考察他们的政绩,并据此赏罚。

  其二,是“德服三苗”。《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据《战国策·魏策》载:“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汶山在其南,衡山在其北。”按现在行政区划,包括湖北、湖南、江西,以及安徽、浙江和江苏的一部分。但如今的长沙、衡阳、永州、岳阳和洞庭湖一带为三苗分布与活动的主要地区,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吕氏春秋·尚德》记载:三苗不服,禹请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舜修政偃兵,执干戚而舞之,以德感化三苗,舜却三苗,更易其俗,使国家最后的疆域“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南抚交阯、北发”,从而实现天下大一统。

  其三,是“会盟诸侯”。舜作为天子,处于中心而巡视四方诸侯和祭祀方岳,其巡视诸侯,制定礼制法则是为了督促各路诸侯有效治理方国。舜帝来到南岳衡山,大会南方诸侯,筑坛祭祀山川,并将玛瑙瓮专盛的甘露赐给众人,此坛因而命名为甘露坛。舜帝还多次于此召开诸侯大会,问计天下。

  其四,是“助禹治水”。据传,舜帝61岁登临帝位;93岁时,交由大禹摄政。《山海经·海内经》认为,舜是为视察洪涝灾害而南巡。南方多水患、多猛兽、多灾荒。舜决心亲自到南方巡视,寻找解决之道。舜命禹制定了“分导其流而分其量,疏浚河身,以安其流”的治水方案,又委派身边大臣皋陶、伯益等助禹实施治水工作。舜还颁号令,从九州到四海,每州征集3万人,共计28万余人,由各州长分管带队服从禹的调遣。

  其五,是“崇祀炎帝”。《南岳总胜集》云:“(舜)致斋南宫,以祀炎帝。”《左传·成公》也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先于舜帝大致200多年的炎帝,其陵寝之地在衡山以北的“长沙茶乡之尾”,舜帝是清楚的,更是恭敬的。

  其六,是“看望亲人”。当初,舜帝将他同父异母的弟弟象封于有庳(今永州道县),将其儿子商均、叔均等封于长沙、巴陵(今岳阳)。舜帝南巡,则“公私兼顾”,有看望亲人的成分在里面。经舜教化后的象在有庳做了不少好事,深受爱戴,死后当地人立有象祠。最后,舜帝逝于弟弟象的封地,且安葬在了那里。

  舜去世后,其随征的宗亲、族人有不少滞留南方,成为最早徙居湖南的一批中原华夏族人。

  关于舜帝南巡的路线,学界普遍认为:从蒲坂出发,过黄河,渡淮河、汉江南行,过长江,到洞庭湖,沿湘江南下,经南岳衡山到永州,再从永州溯潇水而上,南行至零陵,后从零陵到各地去巡视。

  舜帝在南巡时,与商均、彘领着随从和乐工,顺湘江、溯潇水而上,一路上传道德、教稼穑、授陶艺。这些充分说明,舜帝开发和统一南方,事实上早于秦始皇、汉武帝开发和统一南方的时间,起码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这意味着,我国南北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历史篇章,远在舜帝时期就揭开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舜帝,巡狩南岳的那些事(上)
石鼓书院开创“讲学式”教育新模式
衡阳日报版面一A01舜帝,巡狩南岳的那些事(上) 2022-11-13 2 2022年11月1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