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邹红辉 通讯员 蒋永红 邹健)中国葛洲坝集团与衡阳县签约,将投资100亿元兴建乡村振兴、城市片区开发等项目。今年以来,衡阳县先后签约引进重大项目23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合同引资额117.4亿元,已到位资金33亿元,为全县历年之最。在项目“动车”的牵引和“磁场”效应的吸引下,该县经济运行持续提质升级,在上半年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
近年来,衡阳县认真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以“聚力中心化攻坚年”行动为抓手,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大抓环境、大抓发展,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大抓项目。今年来,该县列入省、市考核的重点项目16个,已开复工15个,完成投资51.08亿元,占年计划的90%。全县86个重点项目要求开复工项目71个,已开复工65个,开复工率92%。其中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一期已竣工;船山时间谷、双创中心、雄伟运输机械、户外雨棚、安发原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等项目即将竣工投产运营,尤其是船山时间谷项目来势较好,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实现封顶。该县在全市重大项目建设“五制一平台”综合考核中排名第二。
大抓招商。加快“五好”园区建设,扎实推进西渡高新区扩区调规,将界牌园区整体作为子园区,努力做大做强园区平台。清理僵尸项目8个、盘活存量土地1030亩,西渡高新区去年全省综合考核排名从125位跃升至51位。因此,项目纷至沓来,当前,拟签约的还有梅花山野度假区、酃湖生物科技等5个项目,另正在洽谈的项目达65个。
大抓环境。衡阳县委、县政府与各乡镇、各责任单位签订《底线底板工作责任书》,倒逼底线底板工作责任落实。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疫苗接种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一。扎实推进“田长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民生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居民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防旱抗旱等各项底线工作,荣获全省先进。
大抓发展。一方面,发展工业,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5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9家,拥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家、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13家、区域股权上市企业4家、省级小巨人企业7家。另一方面,发展农业,建设“衡阳粮仓”,推进乡村振兴,今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35.57万亩、粮食总产60.16万吨;累计建成投产美丽猪场19个,出、存栏生猪分别达到145万头、105万头;新增省级特色产业示范园3个,完成油茶新造3万亩,低改2.7万亩,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1个,角山米业入选“全省千亿产业标杆龙头企业”和年产值过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长永甲鱼”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曲兰镇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在此基础上,对接“融城”,推进城乡统筹,既加快县城扩容提质,又推进小城镇特色发展,成功创建洪市镇明翰村、金兰镇金狮村等6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西渡镇新桥村被评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和省级特色精品乡村,9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成试运行,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54户。
一番“组合拳”打出了县域经济社会新形象,招商引资“磁场”效应显现。目前,该县除88个总计投资342亿元的一批重点项目分别落地、在建或建成投运外,又有省交工院新院、大健康产业园等30多个项目在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