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衡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许珂
【新职业名片】
气球造型艺术起源于欧美,近几年才在我国兴起。气球造型市场兴起原因之一就在于其“新鲜”,开业、庆典等场合需要大量各式物品布置,而气球造型艺术恰在场景布置、烘托气氛上极具特色。气球造型师是用五颜六色的气球,结合生动的造型设计,编织成各种造型烘托欢乐气氛,装饰点缀各种喜庆活动的人员。
充气,打结,左扭两下,右拧三圈……一个个普普通通的长气球在一双巧手的摆弄下,眨眼间变成了憨态可掬的大象、昂首阔步的长颈鹿、呆盟可爱的抱抱熊、聪明顽皮的小丑鱼,成为增添生活仪式感的装饰品。
拥有此“魔法”的人,正是气球造型师刘薇薇。她的工作就是用气球做出各式造型,布置一场场精美的派对,给人们送去惊喜和幸福。
“接触气球造型设计纯属偶然。2011年,在同学小孩的周岁宴上,我发现主题墙上的气球造型将现场氛围烘托得特有仪式感,那种感觉很温馨、很新颖、也很特别。”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刘薇薇至今难忘。从那以后,她便一头扎进了气球堆里,上网查找气球造型的各种教程,尝试着做些“猫猫狗狗”。
找到了喜欢的领域,渐渐地,刘薇薇再也不满足于当一个爱好者,更想在气球造型设计领域不断深入,玩出名堂。
2015年,刘薇薇特意找到一位专业人士进行系统培训,开始了气球造型师的进阶之路——从基础的扎、绑、捆、打结,到熟练掌控气球的尺寸;从气球颜色的效果搭配,到气球材质的选择;从制作气球造型设计图,到现场的创意拼搭……
“期间,由于每天要给大量气球充气打结,我的手指常被磨破皮、流血,结痂时间长了,手指上都长满厚厚的茧子。”刘薇薇表示,气球造型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如在气球艺术造型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气球制造、储存运输、填充气体成分及注意事项、气球造型赏析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等;而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则更考验组织协调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空间思维构思能力,气球施工现场管理以及污染物、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等。
就这样,凭借着对气球造型事业的这份执着,刘薇薇跟着老师四处学习实践。2016年,她正式“出师”,与好友彬彬成立了气球造型工作室。一年后,工作室渐渐步入正轨,如今忙的时候一天要赶好几场。闲暇之余,刘薇薇还会将她的“作品”拍成照片或短视频发到朋友圈。
“起初,工作室一年接不到70单;现在,一年可接600单以上。如今,工作室的业务范畴已拓展到长沙、永州、郴州等地。”仔细盘算了一下,刘薇薇告诉记者,从业5年多,自己接到的订单类型也多种多样:有时是在商场中庭做一个5米高的立体独角兽,为了完成作品,她和团队可以三天两夜不眠不休地工作;有时是在楼盘大厅做一个圣诞主题的气球墙,她要精确地徒手打出2000多个气球。
聊天中,刘薇薇不由自主地拿起纸巾在手中盘绕着。记者观察到,年纪轻轻的她,手竟然有些粗糙,每个手指甲下面都有裂开的痕迹。刘薇薇似乎看出了记者的好奇,她向记者解释,因为刚刚做了几个气球,手上还沾了些白色的气球滑石粉。滑石粉是为了保持气球内部的干燥,却也让人娇嫩的手变得很干燥,尤其是冬天,开裂、长冻疮那是常有的事。
“做这一行其实也挺辛苦的,但是一切辛劳和波折在看到作品成品的那一刻都会烟消云散。”谈及气球造型行业发展,刘薇薇满是憧憬:“随着大家的了解和接受,衡阳的气球造型市场未来一定会大放异彩,慢慢追上大城市的发展步伐。而我也会通过不断地学习,去增加气球造型和技术的差异化,让更多的人都知道创意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