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通讯员 黄 靓 全媒体记者 邹红辉 )“你单位是否存在无公函接待、报销现象?对公务接待相关文件规定是否组织认真学习?请提供近三年的公务接待费会计凭证……”这是日前衡阳县纪委监委深入监督单位开展“吃公函”专项督查的场景。此次“吃公函”专项整治已立案查处7人,予以党纪政务处分5人、免职3人、调离岗位1人。
据了解,该县纪委监委制定下发《关于落实落细“清廉接待”主题活动暨开展“吃公函”专项监督检查的工作方案》,督促全县各乡镇(园区)、各县直机关单位针对“吃公函”问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并成立6个督查组,采取查看台账、核对公函、溯源倒查、实地走访等方式,对自查“零报告”、近两年公务接待费用排名前三、以及举报线索较多的16个乡镇、27个县直单位,开展“吃公函”专项督查,重点聚焦“空白公函”“虚假公函”“一函多餐”、虚列接待事项、虚增接待人数等6类隐形变异问题,进行“地毯式”督查。
与此同时,统筹6个纪检监察室、25个乡镇纪委、13个派驻纪检监察组等,通过人员互动、手段互补、信息互通,形成联合“作战队”,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一律“一案双查”并通报曝光;对违反《整治违规吃喝隐形变异“十严禁”》规定的,一律先停职检查再处理;对开展“清廉接待”工作组织不力、敷衍应付、虚假整改、表面整改、查而不纠、隐匿不报,或自查“零报告”但专项监督检查中发现违规问题的,一律“一案双查”,既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又追究党组(党委)主体责任。
目前,已查出部分单位存在无公函接待、无公函报销;少数单位对政策理解把握不准,将食堂开支、加班用餐与公务接待混为一体;个别单位存在拆分发票报销、虚列接待人数、一函多餐等隐形变异问题。县纪委监委均督促相关单位主动认领,立行立改。并加强源头治理,打好制度“补丁”,扎紧制度笼子。督促县机关事务和接待中心完善“公函接待”制度,统一印制标准公函。新标准公函一式两联,具有唯一编号,让公务接待行为可倒查可追溯,切实堵塞虚开、补开、乱开公函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