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许珂 )12月27日,2021年衡阳市科技成果对接会(南华大学专场)暨“南华大学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中心”揭牌仪式举行,12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成功签约。副市长龚学余出席活动。
今年来,我市坚持创新首位战略,深入推进“三强一化”建设,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全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获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2020年全市研发投入总量和强度增速排全省一类地区第一;今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将突破600家,增速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技术合同交易登记额同比增长3.6倍;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26家,同比增长53%;109家企业获省级研发奖补资金3767.39万元。
此次对接会现场,南华大学推出的注塑材料的改性研究与开发、新型核辐射无线监测系统、国产铀化学浓缩物自动投料系统等12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与部分企业签约,项目涉及核技术应用、电子信息、钢管及深加工、生物医药、机械工程等领域,是与我市重点行业、企业和产业链高度契合的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