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瑞华
“现在茶花盛开了,这些蜂还活蹦乱跳的,说明它们天天采油茶花蜜没受到不利影响。有这么多蜜蜂授粉,明年油茶丰收在望!”12月1日,在胜桥镇高峰村常宁市宜水林业科技有限公司油茶基地的蜂箱边,雷孝斌高兴地为该公司负责人殷生龙培育的油茶授粉意蜂点赞。
雷孝斌是常宁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1991年从湖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后回乡,献身林业生产一线,从油茶科研技术员、森保站长,到局办公室主任、常宁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30年来,他把青春和智慧奉献给了常宁的青山绿水:从宣传政策到服务林农,从杉木、毛竹科学经营到林业产业发展。从育苗造林到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的科学管理,特别是油茶产业的高产稳产,每项工作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作为油茶大市,常宁市林业科技工作的责任重大。雷孝斌发挥专业技能,通过科技引领做好油茶示范园的技术指导,用样板带动产业发展。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采用高接换冠法改造油茶低产林,加快了油茶丰产技术推广普及,促进了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园增产效益显著,成了湖南省和全国油茶产业现场会的参观现场。
他牵头制定了油茶产业技术培训计划,完善了技术服务体系,编制了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的油茶产业发展培训教材和技术规范。身为科技特派员,他始终坚持践行科技惠农的初心和使命,经常深入油茶基地开展现场培训和技术服务,传授良种良法,把科技渗透到千家万户,培育了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民技术员。他深知细节决定成败,善于从细节入手抓技术指导,全方位跟踪服务,从整地、挖穴、苗木、栽植、覆土、病虫害防治、抚育培管等7个环节严把技术关,提高油茶林质量。
在常宁,曾长期存在油茶花开漫山遍野、蜂农却不敢去放蜜蜂的状况。因为油茶花蜜中含有某些生物碱成分,一般蜜蜂采蜜后容易死亡。为“请”蜜蜂为油茶花授粉,改变低产窘境,破解油茶“千花一果”现象,他经常深入油茶基地,和养蜂人开展油茶授粉意蜂驯化繁育技术研究,成功解决了难题。这一成果通过了湖南省专家评审。现在,油茶授粉意蜂开始大面积推广,为油茶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管份内还是份外的工作,雷孝斌都满腔热情去做。为编制常宁茶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申报材料,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加班加点,查阅大量资料,圆满完成申报工作,为常宁茶油摘取了一块国家级“金字招牌”。在他的带领下,常宁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多次在衡阳市单项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中排名第一,荣膺省、市“林业科技推广先进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