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肖媛元 陈琳)再次来到公平镇,原本露天堆放的煤矸石已全部被清空,黑色污染区重新覆上黄土,并竖上了固定整治责任牌。村干部介绍称,复土区域已经撒上了草种,开春后这里就能重见绿色。11月30日,耒阳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联合衡阳市生态环境局耒阳分局,对公平镇区域内因违法堆放煤矸石造成生态环境地质损坏问题的恢复治理情况进行实地验收。
今年6月起,为落实耒阳市委关于整治耒阳煤矿环境污染的要求,耒阳市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职能,对市域范围内的煤矿污染情况展开调查。调查过程中,检察官发现107国道经公平镇路段沿途满布敞开堆放煤矸石的堆场,这些堆场多数未办理环评及相关土地手续,且地面没有进行水泥硬化,也未实现雨污分流。
未进行封闭堆放的煤矸石不仅会产生大量扬尘,也极易引发自燃,其中的硫化物还会污染大气、土地和水体,环境安全隐患极大。9月,耒阳市人民检察院向衡阳市生态环境局耒阳分局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对107国道公平镇路段煤矸石堆放乱象进行整治。次月,衡阳市生态环境局耒阳分局联合耒阳市综合执法局、公平镇政府对公平镇的洗煤厂开展专项排查,对不符合环保、用地规定的4家洗煤厂进行了取缔,要求其清空露天堆放的煤矸石,并将非法占用的公路沿线土地退回。
为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11月30日,耒阳市人民检察院与衡阳市生态环境局耒阳分局召开“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与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座谈会”,以公平镇煤矸石堆场案为牵引,对2021年以来共同办理的12起生态环境领域案件进行剖析,并就开展联合专项行动、强化案件线索移送、促进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有效衔接等方面深化协作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