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 翔
30年前,她走出卫校的大门,来到了边远医院——祁东县河洲区医院,开启了白衣天使的梦想。一转眼,30年过去,她的青春在护理工作中慢慢度过,她的风采在护理工作中渐渐绽放。她叫刘运田,祁东县妇幼保健院院感科主任,连续多年被单位评为优秀护士及优秀护理管理工作者。
20多年前的一幕,好似在昨天。那是一个骄阳似火的夏天,乡亲们正在忙农活。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一个两三岁大的小孩,急匆匆地来到门诊就诊。患儿以呕吐、抽搐为首发症状。当天恰逢赶集,门诊就诊患者较多。医生为患儿测量体温等各项检查之后,初步诊断为普通感冒,立即收患儿住院观察并行输液治疗。
正是刘运田在值班,立即执行医嘱,为患儿进行头皮输液治疗。然而,患儿再次抽搐。她细心观察,发现患儿抽搐时间不长,且嘴唇略带发绀。顿时,她心里就产生一种疑惑,并紧急询问孩子的母亲是否吃错了什么东西。旁边的奶奶说是最近家里老鼠多,弄了点薯条拌老鼠药,放在家里的角落里。她立即向医生反映情况,接着按医嘱给患儿行温水洗胃,洗出的胃液中明显可见薯条颗粒。此时,患儿家属非常着急,奶奶也很懊悔。经过医护人员的齐心协力抢救与治疗,最终患儿平安出院。患儿家属多次向她致谢,她却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每位患者都是我们的亲人”。
2016年,她开始从事院感工作,担任院感科主任。(下转第二版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