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王 晶
2021年7月1日上午,我通过直播观看了在天安门广场上隆重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回望我们党、国家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史,那些辉煌灿烂的成就、生生不息的拼搏、苦难绝境中的奋起,总能激发我们身为中国人的无比自豪和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时刻,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发的新征程,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历史给予我们宝贵智慧和强大力量,那么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新时代青年呢?
第一,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坚定理想信念,做有志气的青年。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和探讨人生价值意义的思考与选择中,靠崇高的信仰走上革命道路,建立了新中国。直至今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燃灯校长”张桂梅、“当代愚公”毛相林等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也是用信仰标定着新时代的航线,为我们躬身示范,挺身引领。正是强烈的理想信念,让一代代共产党人经千难而前仆后继、历万险而锲而不舍。年轻人唯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才能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的使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第二,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勇于攻坚克难,做有骨气的青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越需要知重负重。”知重负重,这一铿锵有力的表达,是总书记对全体党员干部的殷殷嘱托、切切期许,从一代人的思想觉醒到革命战争的全面胜利,再到决胜脱贫攻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全面稳定可控,我们一批批党员干部,面对困难,负重前行。艰难方显勇极,磨砺始得玉成,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党员,要迎难而上,敢去啃“最硬的骨头”,敢去抓“最烫手的山芋”,不断拼搏奉献,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与时代的业绩。
第三,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树立必胜信心,做有底气的青年。2021年3月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期间,一组辛丑年对比图刷屏网络。从120年前的辛丑条约谈判,到今天“美国没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的宣示,我们告别了任人宰割的历史,拥有“中国人不吃这一套”的深厚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到:“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同时,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这份底气从何而来?来自于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来自于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来自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
我是一名思政教师,概论课的最后一章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拍摄有关湖南革命的故事。他们有的去了西湖公园的夏明翰铜像,有的去了湘南学联旧址,还有的去了汝城……课后很多同学跟我说,通过这次作业,他们深深地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了强大的祖国做后盾,我们青年一代就有底气去完成我们的事业,实现我们的理想。我们要增强自信,树立必胜信心,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一步一个脚印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