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县代表团:
落实报告精神,建成“四区一花园”
本报讯(记者 金明达) 9月27日晚,衡南县代表团44位党代表对党代会报告展开认真热烈地讨论。其中,”“三个新发展””“三高四新”“三强一化”成为讨论的高频词。
王海军代表表示,报告中一个个上扬的数字、一项项喜人的成绩,让他对衡阳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下一步,他将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做好融合发展和农业产业化文章,为衡阳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张超代表说,报告中提出的“三个新发展”和“三强一化”让他耳目一新、倍受鼓舞。他建议,在农村“强集聚”这块,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农村土地的整体流转及数字化分配。同时,深化校地合作,共促乡村人才振兴。
罗袆代表称,报告围绕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两个定位,把衡阳发展规划融入国家和湖南省发展战略中,站位高,定位准。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将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报告精神,更好地为把衡南建成“四区一花园”助力。
衡东县代表团:
发展特色产业,助力县域经济
本报讯(记者 金明达) “党代会报告,凝聚人心,催人奋进,是一个立足衡阳、立意深远的报告。”9月27日晚,衡东县代表团24名代表齐聚一堂,大家纷纷表示,报告集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和实践性于一体,是一个求真务实的报告,尤其是乡村振兴的部分更是目标明确,切实可行。
衡东县代表团讨论现场气氛热烈,与会代表围绕党代会报告踊跃发言、热烈讨论。
许娟代表说,聆听了本次党代会报告后,倍受鼓舞。报告总结了衡阳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擘画了未来五年的蓝图,整体思路清晰,措施具体,符合衡阳的实际,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在下一步工作中,自己将结合报告中有关乡村振兴的内容,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助力县域经济振兴发展。
闵政桥代表说,听完报告,更加坚定了干事创业的信心。他将加强学习,在贯彻落实报告精神上下功夫,把报告精神体现在具体工作中、体现到实际行动上,促进所在乡镇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发展目标。
耒阳市代表团:
建设“五个耒阳”,助推“中心化”进程
本报讯(记者 许珂)“耒阳市要想得到长足发展,就必须在继承扬弃的基础上破旧立新、敢干敢拼、奋勇向前,以统筹推进绿色耒阳、文明耒阳、实力耒阳、品质耒阳、幸福耒阳“五个耒阳”工程为契机,助力推动衡阳‘中心化’进程。”9月27日晚,耒阳市代表团就党代会报告展开热烈讨论,为耒阳的未来发展“把脉开方”。
梁志雄代表说,“五个耒阳”工程目标与党代会提出的思路不谋而合,耒阳将按照“争当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发展县域经济的‘领头雁’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主力军”的要求,发挥比较优势,选准产业发展方向,推动耒阳与衡阳发展布局紧密对接,助力衡阳全局发展。
“建设精致精美的品质耒阳,就得聚力城乡提质。”对此,持有同感的刘廷武代表表示,改革是大势所趋,创新是发展路径,改革创新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充分运用改革与创新的理念,围绕乡村发展实际,促进农业跨界融合、跨区域联合、跨产业结合,让农业在融合发展中走向现代化。
珠晖区、武警衡阳支队代表团:
从地域大区迈向经济强区
本报讯 (记者 张建新) 9月27日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珠晖区、武警衡阳支队代表团讨论会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党代会报告主题突出、目标明确,擘画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又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与会代表结合珠晖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行了阐释。
魏中发代表认为,党代会报告是提升能力的教科书,让大家增强了使命感和实现目标的决心。珠晖区将强化引领创新,干部在抓具体项目中要既当组长,又当干事;在开放共享中引领先行,实现让大家上学、娱乐、购物、创业、就业都到珠晖来的“珠晖梦”。
张伟代表认为,报告提出的今后五年奋斗目标,符合全市人民的期盼。珠晖区要找回在衡阳历史中的荣光,唯有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在敢闯敢试中打开新局面。
市直机关工委二团代表团:
栽好营商环境这棵“梧桐树”
本报讯(朱嘉林)9月27日晚,市直机关工委二团代表团的党代表围绕党代会报告,聊成就、话经验、谈履职、献良策。
龙雪一代表指出,优化营商环境关键要抓好落实,做好创新、开放、聚集、“中心化”等文章,其次要完善开放的政策,一站式为企业发展提供全周期、全链条的高质量服务,让企业心无旁骛抓发展。
来自政法战线的龙仕达代表认为,营商环境就是一座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要打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法治环境。“栽好营商环境的梧桐树,优秀的项目、企业、人才自然会前来。”
“报告如同一剂强心针,让每一位衡阳市民充满希望!”李来清代表指出,报告的蓝图已经绘就,但还需要将其落在思想上、行动上、人才上、作风上和恒心上,全市各职能部门要统一思想,付诸行动,抓好人才引进,提高办事效率、增强工作激情,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衡阳县代表团:
聚力“三五一”,做好“四篇文章”
本报讯(记者 伍施施 )9月27日晚,衡阳县代表团围绕党代会报告展开了热烈讨论。“三强一化”成为代表们讨论中的一个热词。
曾建华代表说,党代会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剖析问题切中要害,奋斗目标催人奋进,集中体现了全市人民推进衡阳中心化进程的美好愿望和强烈心声。衡阳县将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推进“三强一化”建设,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补足短板、壮大优势,着力实施“三大工程”,打造“五个基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衡阳县。
孙浩代表表示,报告为衡阳未来五年发展指明了方向,衡阳县未来五年将凝神聚力做好园区发展、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营商环境“四篇文章”。他说,今年是营商环境优化年,衡阳县已经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二十五条”措施,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胡列文代表说,要将报告的精神落实在行动上,特别是在乡村振兴工作上,她将着力耕好责任田,筑牢粮食安全防线;着力坚持品牌化,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着力建设家乡美,创建生态文明环境。
祁东县代表团:
以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本报讯(记者 胡建军)9月27日晚、9月28日,祁东县代表团围绕党代会报告展开了热烈讨论。
周志杰、龙振华、刘康柏、管春花等代表认为,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特别是对今后五年在乡村振兴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举措:推广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探索建立“农业+”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运用市场化手段,提升镇村集体闲置房产、土地等资产资源利用效率,支持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出资组建经济联合体,鼓励支持地域相邻、资源相近、产业相似的行政村跨地域联动发展产业;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允许村集体承建农村中小型项目,鼓励将部分涉农投入转化为村集体股份,不断提升村集体“造血”功能。党代表们纷纷表示,将用好用活这些举措,以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雁峰区、白沙洲工业园、衡阳警备区代表团:
以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开创新局面
本报讯(见习记者 李彦)9月27日晚,雁峰区、白沙洲工业园、衡阳警备区代表团热议党代会报告。代表们认为,报告令人热血沸腾,倍受鼓舞。回顾过去,硕果累累,展望未来,立意高远。
谢韬代表说,听完市党代会报告自己对雁峰区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沉甸甸的使命感也随之而来。作为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作为,为加快区域中心化进程,加快建成名副其实的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推进“三强一化”建设贡献力量。
陈晖代表说,报告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作为一名银行业管理者,服务衡阳区域中心化进程是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发展的重大机遇,全体员工将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为“中心化”进程贡献应有力量。
吕毅代表表示,将在党代会精神的指引下,全面落实党管武装,加强国防教育,扎实推进双拥共建、军民融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蒸湘区、高新区、消防救援衡阳支队代表团:
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本报讯(朱嘉林)“加强创新,将为我们衡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9月27日晚,蒸湘区、高新区、消防救援衡阳支队代表团的党代表围绕党代会报告踊跃发言,为衡阳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报告提出的新观点、新布局,对实际工作有很强的引领作用。”曾梦龙代表认为,报告承前启后、务实创新,具有“深”“新”“实”三大特点,今后,他将把报告中对未来的蓝图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真正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推进“三强一化”建设。
刘国荣代表提出建议,在全市产业发展上,要更加凸显龙头产业的作用,加强对创新企业的扶持;在选人用人上,要将人才放到不同的岗位中磨炼;在基层治理上,要更加重视群众工作,着力加强创新,让基层干部以新方法、新形式切实融进老百姓的生活之中。
教育系统、卫健系统、高校代表团:
为衡阳发展集聚更多人才力量
本报讯(记者 向吟吟)9月28日上午,教育系统、卫健系统、高校代表团围绕党代会报告展开热烈讨论。
陈晓飞代表说,报告中指出“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不仅体现了衡阳的底气和信心,更凸显了衡阳的气魄和担当,让人备受鼓舞。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作为高校的党代表,他建议衡阳要打造一所高水平的师范大学,为衡阳发展集聚更多的人才力量。
“报告为衡阳未来五年树立了一个催人奋进、令人向往的发展目标。”高开德代表表示,作为一名生活在衡阳的外地人,他感觉前方光更亮、爱衡情更浓、干事劲更足。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他建议要抓住新高考改革的机遇,聚焦创新性拔尖人才的培养,推动衡阳本土名校跻身省示范性高中第一方阵,更好地助力衡阳打造区域教育中心。
讨论中,代表们还结合自身工作,围绕“区域医疗中心”“政治生态”“党的建设”等内容畅谈发展目标和路径,大家纷纷表示将以主动担当、奋勇争先、高效务实的精神全力拼搏,把美好蓝图化为现实。
衡山县、南岳区代表团:
向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迈进
本报讯(记者 伍施施)9月27日晚、9月28日上午,衡山县、南岳区代表团围绕党代会报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代表们一致认为,报告实事求是、鼓舞人心,是指导我市未来五年乃至今后更长一个时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尹培国代表说,衡山县要落实党代会精神,推进“三强一化”建设,重点是结合衡山县实际,建设产业升级、生态宜人、幸福小康、政清人和的“四个新衡山”,要把“兴旅、兴工、兴农、兴城、兴业”作为建设现代产业强县的五大抓手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上,要依托全县生态资源优势,加强与南岳对接,积极打造南岳衡山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
刘浪代表表示,报告对如何推进“三强一化”建设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提出做大做强“寿岳”文旅康养品牌,加快建设以南岳为龙头的文旅经济圈和康养中心,打造南岳衡山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南岳区将从“新格局、新业态、新动能、新载体”方面着力,充分发挥全市旅游“龙头”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构建大南岳旅游经济圈,建好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
常宁市代表团:
争当衡阳产业发展的领头雁
本报讯(记者 胡建军) “常宁坐拥两大千亿产业集群,我们要与时俱进,认真领会并贯彻党代会精神,敢于争当衡阳产业发展的领头雁……”9月27日晚、9月28日,常宁市代表团围绕党代会报告展开热烈讨论。
罗卫华、杨羽、吕晓毛等代表在发言中表示,报告提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聚力推进“三强一化”建设,让大家倍受鼓舞。常宁的铜铅锌基地和湘南纺织基地两大千亿级产业已初见成效。相关数据显示,通过两大产业带动,今年上半年常宁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2.53亿元,增速排名各县(市)前列,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代表们纷纷表示,将在党代会精神的指引下,争当衡阳产业发展的领头雁。
石鼓区、松木经开区、两新工委代表团:
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张蓝图干到底
本报讯(记者 许珂) 9月28日上午,石鼓区、松木经开区、两新工委代表团分组讨论会场气氛热烈,代表发言踊跃。报告中处处体现出的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推进“三强一化”建设,引起代表们的强烈共鸣:只要我们不放松、不懈怠,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张蓝图干到底,一定能开创衡阳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报告提出‘三强一化‘建设,既是理念、目标,也是路径、举措。” 詹薇代表表示,作为一名教师,她最关心的还是报告中提到的“打造区域教育中心”。衡阳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亟需与之匹配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地位。报告明确指出,要扩大义务教育学位,努力提升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积极健全学校家庭育人机制,这不仅是对于衡阳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更是关系着所有市民群众的民生工程。
唐桂良代表来自金杯电工衡阳电缆有限公司。他认为,“报告对科技、产业、金融、模式、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和部署,对企业很有指导意义,如持续推进‘原地培增’、数字赋能、5G+工业互联网、输变电产业集群发展思路等都符合企业当前发展需要。”
市直机关工委一团代表团:
让“雁字号”产品走向世界
本报讯(见习记者 李彦) 9月27日晚,市直机关工委一团代表团的党代表围绕党代会报告展开了热烈讨论。代表们一致认为,报告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描绘了现代化新衡阳的宏伟蓝图,凝聚人心、鼓舞人心、振奋人心。
奉小明代表说,报告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集聚力量,不断擦亮金字招牌,让“雁字号”产品走向世界,提升拳头产品,助力打造区域经济中心。
肖春林代表说,报告为衡阳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衡阳是个风水宝地,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没有打通产业链,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凝心聚力,为衡阳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李江代表说,报告用心总结过去,用情谋划未来,让人读后深感蓝图催人奋进,使命重于泰山。作为公安系统的一员,要维护好衡阳的政治安全、社会安全和人民安宁,提升衡阳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为建设现代化新衡阳添砖加瓦。
国资委代表团:
提升管理能力,做大做强国企
本报讯(记者 向吟吟)“报告定位准确、论述客观,目标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是一个实事求是开新局、谱新篇的报告,让我们对衡阳未来发展充满信心”。9月28日上午,在国资委代表团的分组讨论中,党代会报告在与会代表中引起强烈共鸣。
代表们纷纷表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加强国企党的建设,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做大做强国企。
左昌虎代表来自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他说,报告中提出的有色产业发展与水口山集团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水口山集团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建成国内一流矿山冶炼企业,产值达100亿”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集团公司将更好地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在推进发展中更好地服务衡阳地方经济发展。
晏建新代表来自耒阳电厂。他说,助力衡阳能源枢纽建设,耒阳电厂作为一家电力企业,责无旁贷。将紧紧围绕市委的要求和部署,加大项目建设,增添电力保障生力军,做大做强企业,为现代化新衡阳建设持续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