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林
夏季气温升高,闷热潮湿,是蚊虫孳生的活跃季节,而蚊虫叮咬是虫媒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渠道。目前,登革热已经进入高发季节,如何预防?市疾控中心专家为您支招。
专家介绍,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俗称花斑蚊)。夏秋季是登革热的高发季节,高峰期多在每年的7月到9月。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疫苗可用于预防登革热,只有消灭传播登革热的伊蚊,才能有效防止登革热的流行。
登革热不会直接人传人,而是通过伊蚊叮咬患者进行传播。伊蚊吸血后8—12天即产生传染性,且维持终生。被携带登革热病毒的伊蚊叮咬感染后,潜伏期3—14天(通常4—7天)。值得警惕的是,所有人都容易被感染,儿童症状较成人轻,曾经被感染过的人群仍会被登革热其它血清型感染。
怀疑自己患有登革热,该怎么处理?“及时就医,避免被蚊虫叮咬以防止进一步传播。”专家提醒,如有到登革热流行地区工作或旅行,有蚊虫叮咬史,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到附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或感染科就诊,并主动向接诊医生报告流行病学史。如果在外地治疗不彻底,返回家后也应继续到医院治疗并进行防蚊隔离,至少应防蚊隔离5天。
登革热的主要表现为发热,疼痛(包括眼痛、头痛、肌肉痛或关节痛),绝大多数病例于发病后3—6天有皮疹出现。严重者会出现皮肤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呕血、黑便、脑出血等症状,病情恶化可造成死亡。目前无特异性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专家强调,预防登革热的三招根本措施是清除蚊虫孳生地、灭蚊、防止蚊虫叮咬。其中,防止蚊虫叮咬是预防登革热传播的关键。
相关链接:
如何预防登革热传播?
1.清除蚊虫孳生地
(1)清除房前屋后及屋顶沟渠死水,疏通下水道,污水井加盖,平洼填坑,堵塞树洞。
(2)及时清理房前屋后的缸、罐、废旧轮胎、啤酒瓶、竹筒、陶瓷器皿等积水容器。
(3)家庭用的水缸或水箱加盖,以防蚊子进入。
(4)防止垃圾堆积,将垃圾放入密闭塑料袋并放入密闭容器中。
(5)家养水生植物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并注意容器的清洗,容器底部不要留有积水。
2.杀灭蚊子
(1)在室外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或热烟雾剂法。
(2)室内选用滞留喷洒。
(3)选用蚊香、电热灭蚊片、电蚊拍、瓶装杀虫气雾剂等。
3.预防蚊虫叮咬
(1)安装防蚊纱窗纱门。
(2)挂蚊帐。
(3)穿浅色长袖或防蚊服。
(4)涂好防蚊驱蚊药水。首选避蚊胺、埃卡瑞丁、驱蚊酯、拟处虫菊酯(但2个月以下儿童不宜使用)。
(5)远离积水等蚊虫孳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