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莫雄飞) 记者从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获悉,国务院今日正式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其中湖南有19个项目入选。衡阳有两项入选,分别是:衡阳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耒阳坛下乡铜锣传统制作技艺)、衡阳庙会(南岳庙会)。
耒阳坛下铜锣制作技艺起源于三国时期,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坛下铜锣为传统手工制作,工艺要求严谨复杂,需长期实践方可掌握,是现代机械无法代替的。坛下铜锣音质清脆纯净,宏亮悠远,音准好,品种多,经久耐用,有“一锤定音”的神奇。产品主要销往湖北省、江西省等近20个省份。
南岳庙会是传统的大型民间活动,已延续千年。南岳庙会规模盛大,内容丰富,参加者众多,在江南一带影响很大。整个庙会以“三星点吉祥”活动拉开序幕,在农历五月十七前半个月,有人化装打扮成福星、禄星、寿星,在大庙正殿为四面八方来的少年儿童点红(点三点朱红在额头)。省内外的各路戏班子陆续开进南岳,在古镇四街和大庙内搭台唱戏,半个多月不间断。各路武林高手相聚南岳,或摆擂比武,或切磋武艺。到了现代,南岳庙会逐渐演变为宗教、民俗、文体、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民间活动,成为了南岳最具特色的旅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