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5月20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巍巍友谊关见证殷殷家国情
今日的友谊关,既保有守关功能,又是“开放之关”。 ■左江日报社提供

  ■左江日报社记者   农彩云   蒋欣攸   甘忠瑶   班思义

  友谊关货物专用通道,中越集装箱车排着长队,有序通过闸口。

  凭祥火车南站,随着一声长鸣,蓝色“钢铁长龙”缓缓驶进车站,侧面的“中欧班列”白色标识格外醒目。

  红色文化墙、战壕碉堡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被绿色包围、被红色点缀的上石镇板旺村迎来了又一拨游客。

  历尽百年沧桑,与越南相连的广西凭祥市,命运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五次被侵略者占领,两次毁于战火,三次重修。1949年,红旗插上镇南关,广西全境解放。”抚摸着友谊关关楼上的弹坑,凭祥市博物馆原馆长马赤农饱含深情地述说友谊关的前世今生。

  “游击队种地,我们放哨,冒着生命危险下山为他们买粮食。”85岁的凭祥市友谊镇隘口村山子屯村民赵凤英颤巍巍回忆起解放战争时期的军民鱼水情。

  “在凭祥南站,运输战备物资的火车十几分钟一趟,后方物资储备繁忙,在政府发动下,凭祥群众成立30多个蔬菜队,种植2600多亩蔬菜。”凭祥市政协原副主席赵甘乐讲起抗美援越时期党员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

  如今,他们周遭的场景,已不再是战与争,而是和平与富足。我国十大名关之一的友谊关,依然发挥“卫国之关”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友谊关作为中国通往东盟的陆路大通道,更肩负了“开放之关”的使命,成为凭祥厚重的底色。

  在西南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中,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完善凭祥南站基础设施。

  “去年,凭祥铁路进出口货量均同比增长30%。”凭祥火车站副站长苏时雄对记者说,每天,中欧班列六去六回,搭载的进出口货物也从十年前的化工品、钢材等发展成为电子元件、建材、水果等产品,今年进口货物中新添了中药材。铁路运输发挥了应对疫情稳外贸的重要作用。

  宝生集团是铁路红利的受益企业之一。

  “2020年2月至10月底,我们公司仅水果业务就发运了368柜。今年仅4至6月的泰国水果预计将发运800柜以上。”宝生集团总经理方鹏告诉记者,东盟进口水果的运输时间已从两年前的一周缩短至4天,进出口货量年年上涨。

  国家政策,使铁路更好发挥效益。

  2020年2月25日,看准铁路运输通关时间短、无需换车装卸的优势,宝生集团进口越南水果改成全程使用铁路跨境运输。

  2020年5月,宝生集团申请泰国水果公路转铁路业务,从泰国原产地通过汽运到越南同登口岸,从同登口岸转运铁路货柜。

  来到板旺村上黎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口巨大的党旗墙,墙上是入党誓词。楼房簇新,房前“守边固边就是爱国”的标语提醒着记者,这里是边境。

  板旺村村委会主任农润超说,法卡山是中越边境的界山。家住法卡山下,上黎屯村民的“家”与“国”从始至终都紧密相连。

  “过去上黎屯家家户户都是瓦房,垃圾满地。”上黎屯党支部书记蒙琼青说,上黎屯的蜕变,从脱贫攻坚开始。

  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法卡山独特的红色文化。2016年,借力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依托各方援助和上级资金,板旺村与南宁环球国旅合作,着手将法卡山战争遗址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培训基地。2019年,板旺村以乡村风貌改造和乡村振兴为契机,建设法卡山展览馆、猫耳洞、碉堡等红色景点。干净整洁的上黎屯宣誓墙广场成为边民引以为豪的“门面”。

  “家住法卡山下,我们以此为荣。”农润超自豪地说,在党支部和合作社的带领下,板旺有了自己的创收平台、产业和集体经济收入。2020年,板旺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合作社分红覆盖5个屯共1191人。外出务工求生计的年轻人又回来了,开始了新的创业。

  山子屯也是抵边屯,隘口村驻村第一书记覃祖明正谋划新的产业,他说:“我们在这里扎根,就是守边固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增强砥砺前行的信心和力量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 践行初心使命
巍巍友谊关见证殷殷家国情
珠穆朗玛峰上的 “中国梯”
家国情怀永不变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巍巍友谊关见证殷殷家国情 2021-05-20 2 2021年05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