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5月14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火种撒遍中原
改造提升前的中共洛阳组纪念馆 ■洛阳日报社融媒记者 曾宪平 摄

  ■洛阳日报社融媒记者   孙小蕊

  五月,古都洛阳,满目翠绿,生机勃发。在位于洛阳市瀍河区郑州铁路局洛阳机务段院内,两座有着百年历史的法式建筑比邻而立,这里就是河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洛阳组纪念馆所在地。

  时光,总在回望中给人以启迪。100年前,中原大地的革命火种正是从这里熊熊燃起,如今它在河洛大地上依旧闪耀着指引未来的璀璨光芒。

  “呜——呜——”伴随着一墙之隔的陇海铁路上传来的火车汽笛声,我们走进纪念馆序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火车雕塑:一辆列车穿越百年“破墙而出”,头部火焰熊熊燃烧,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

  20世纪初,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之中,人民生活异常艰难。当时洛阳境内唯一的铁路就是陇海铁路,铁路工人在比利时、法国、荷兰等国铁路管理方的压榨下艰难度日。

  1920年底,进步青年游天洋受命来到洛阳,以陇海铁路局工程师的身份进入洛阳铁路修理厂,之后与白眉珊等先进分子一起,成立了陇海铁路洛阳同人俱乐部,并借助在《工人周刊》上撰文及工人子弟学校讲课等形式,向铁路工人宣传革命思想。

  1921年11月17日,比利时人狄孟欺压工人,爆发了“西厂挂牌事件”。愤怒的工人们忍无可忍,集体离厂而去。游天洋等人成立“罢工委员会”,并派人赴北京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取得联系,请求指导。

  11月20日,陇海全路工人发表了《敬告全国各路同胞同业弟兄们恳乞救援》宣言书,并庄严宣告:“工人不能忍做亡国奴之耻,作无人格之工人”。一时间,工人们纷纷奋起反抗,震惊中外的陇海铁路大罢工爆发了。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游天洋等人的努力下,大罢工取得了彻底胜利。

  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标志着河南工人运动进入了新阶段,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而河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洛阳组就在这次大罢工后应运而生。

  当年11月,由李大钊、罗章龙介绍,经中共北京区委批准,游天洋加入中国共产党。面对党旗,游天洋高举右拳,“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时条件艰苦,没有党旗,游天洋就自己动手剪纸做成镰刀锤头,贴在红布上进行宣誓。”洛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李随森介绍。

  当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共洛阳组成立,游天洋任组长,成员为白眉珊、王福顺。中共洛阳组成为河南第一个党组织,也是全国最早的一批党组织。游天洋等人在洛阳大力发展党员,推动工人运动,共产主义的火种在洛阳乃至中原大地上熊熊燃烧。

  中共洛阳组的成立,像一粒种子,在中原大地生根发芽,历经磨难茁壮成长。沿着陇海铁路,中共洛阳组将党的火种洒满中原,党组织在中原大地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河南的革命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百年风雨兼程,百年风华正茂。从“中共洛阳组”诞生的那一刻起,红色基因深深融入洛阳城市血脉中,成为滋养万千河洛儿女的精神食粮。

  从“杰出共产主义战士”李翔梧、“高举抗日火炬的先行者”张思贤,到“新时期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杨奎烈、“时代楷模”陈俊武、“中国好人”李俊贤……河洛大地上的优秀共产党员继承和发扬红色基因,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创造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业绩,铸就了河洛大地鲜明的精神底色。

  初夏时节,中共洛阳组纪念馆改造提升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将建设成为一座集党史展览陈列与党建教育于一体的大中型、纪念性历史类博物馆,并于今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建党百年。

  每一次向历史回眸,都是一次精神洗礼。中共洛阳组见证着河洛大地的沧桑巨变,必将继续激励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在风险挑战面前砥砺胆识,风雨无阻、坚毅前行,一鼓作气、继续奋斗,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火种撒遍中原
“牺牲我小,成功我大”
共产主义战士 模范妇女领袖
铁钩镌刻不朽传奇
以党史激发奋进之力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火种撒遍中原 2021-05-14 2 2021年05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