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衡东县擘画2021年发展蓝图
2021年04月12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点燃高质高效引擎“最大推力”
——衡东县擘画2021年发展蓝图
做旺土菜产业园,加快放大“土菜名县”优势
做大泵业产业园,以湘油泵为龙头,重点培育引进一批具备发展潜力的智能制造企业
图为年产1200万重量箱超白光伏和超薄电子玻璃项目

  织牢生态环境“防护网”,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图为石杨花海。■唐翔  摄

  ■统筹/章焱平   周   健   文/本报记者   唐   翔  图/衡东县委宣传部提供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4月10日,记者从衡东县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获悉,该县“十四五”宏图已描绘,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三高四新”战略、市委“一体两翼”战略,大力实施县委“一核两副三园九链”发展战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衡东新篇章。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衡东县委书记陈礼洋告诉记者,该县今年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以内,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加快建设产业强县,打造更高质量产业体系

  “衡东县正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奋力前行!”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志毅表示。

  做强产业链条。聚焦九大产业链,做好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文章,厚植产业根基。实行产业链链长制,落实“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积极对接省级“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行动计划”、市级“8大千亿产业集群项目”,引进县域九大支柱产业上下游企业,力争三科农商城、韵达物流基地、年产10万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电子光刻胶级感光新材料等优质项目落户衡东。开展企业“原地倍增”专项行动,持续抓好企业“入规、升高、上市、扩面”工作,大力推进石煤综合利用、中国(衡东)油茶小镇、年产500台全自动循环育秧育苗设备建设、年产300吨微波介质陶瓷粉生产线建设项目,抓好年产1200万重量箱超白光伏和超薄电子玻璃项目和广信科技有机硅新材料生产厂建设,力争新培育规模工业企业25家以上、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140亿元以上。

  做大园区平台。重点建设衡东经济开发区、泵业产业园、土菜产业园三个园区,以大园区聚集大产业,以大产业推动大发展。做强衡东经开区。加快调区扩园,抢抓省实施“135”工程升级版建设机遇,深入推进园区体制改革创新。树立“亩产论英雄”导向,建立园区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激励机制。积极实施“腾笼换鸟”战略,盘活闲置土地厂房资源。以争创省“双创”基地、省级高新区为抓手,力争园区年产值过100亿元、入园规上企业突破100家。做大泵业产业园,坚持产城融合,以湘油泵为龙头,重点培育引进一批具备发展潜力的智能制造企业,推动形成“研发—制造—应用”的完整产业集群,打造百亿产业园;力争年内征地500亩以上,建成标准厂房8万平方米,引进5家以上泵业企业。做旺土菜产业园,加快放大“土菜名县”优势,推动线上线下结合,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建设5万亩土菜田园综合体等一批土菜原材料种养加工基地,打造一批标准化土菜名店,推动衡东土菜走出湖南、走进北上广深,进一步擦亮“土菜名县”金字招牌。

  做实科技创新。继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落实重大新产品研发成本补助、研发投入加计扣除等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创新投入,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开展技术攻关,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技术瓶颈。以申报全省第一批创新型县市为契机,推动纳金新材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支持湖南东建药业有限公司高蛋白、高出胶率龟甲胶技术研制及产业化项目申报湖南省100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

  ★着力畅通内外循环,推进更高水平改革开放

  深入推进重点改革。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大胆尝试“并联审批”“容缺审批”等审批制度。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全覆盖,实现审批服务“网上办、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建设全县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强化信用监管,不断优化信用环境。

  扩大双循环互促交集。深入实施“千家万户”专项行动计划,着力培育市场主体,确保新增市场主体突破3800户。实施消费升级行动计划,不断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引导企业开展专题促销活动,提振餐饮住宿、商贸服务、健康养老等服务业消费,繁荣假日经济,有序发展“夜经济”,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网红“打卡地”。提升文旅消费,主动融入南岳衡山旅游经济圈,重点抓好湘·江南温泉、氵米江生态观光园、盛和生态农业示范园等旅游项目,着力打造氵米水“百里画廊”,全力推进罗荣桓故里5A级景区创建工作,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拓展对外开放空间。实施外贸“破零倍增”行动,深化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力争进出口企业业绩同比增长20%以上。抢抓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引进一批高质量、保长远的优质项目;瞄准“三类500强”、产业领军企业、行业隐形冠军及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招商引资,力争全年引进“三类500强”企业3家以上、10亿元以上项目3个以上、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更具活力美丽乡村

  调优特色农业。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严守68.3万亩耕地红线,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达88万亩以上,粮食总产40万吨以上。持续推进“六大强农行动”和“百千万工程”升级版,重点培育霞流禽蛋、三樟黄贡椒、“衡东大桃”茶油、真塘鱼、白莲湘莲、石湾腊肉等一批知名品牌,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加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精细农副产品主供基地。

  提质乡村建设。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脱贫人口、低收入人口返贫动态长效监测帮扶机制,抓好847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后续帮扶工作。优化农村交通体系,加大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公路畅通效能,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通村组硬化路50公里、“四好农村路”50公里。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抓好垃圾减量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扎实推进空心房治理、“厕所革命”,重点打造17个乡村振兴示范片、31个示范点。

  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深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房屋,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资源开发型、物业经营型、土地合作型、乡村服务型等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力争年内全县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实现清零。

  ★聚力打造“一核两副”,构建更加协调发展格局

  加快县城扩容提质。全面启动文冲大桥建设,加快拉通文冲西路、坪桥路、坪石路、学府路、沿江路、白洲路,建设110kV变电站,不断完善“大循环”“微循环”路网电网结构。加快推进铜锣湾、万物华都、坪塘生态湖等片区开发,全面提升城市开发建设水平。

  强化城市精细管理。深化巩固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成果,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推动城市管理由主次干道向背街小巷延伸、向城郊接合部延伸。逐步推进生活垃圾社区分类,抓好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项目,启动县城大型垃圾中转站建设,推动餐厨垃圾规范化处理。加快智慧城管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城市管理智能化、信息化。加强公共绿化地管理,在美化、绿化上做出新文章,争创省级园林县城,让市民的幸福感、认同感、获得感持续提升。

  加快特色城镇建设。坚持规划先行,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村庄规划编制。强化红线意识,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构建“一核、两副”城乡发展新格局,重点抓好氵米水文化特色小镇、大浦航空特色小镇、荣桓红色旅游小镇、杨桥温泉小镇等特色城镇建设。

  ★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共育更加宜居生态环境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老百姓最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织牢生态环境“防护网”,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聚焦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反馈问题开展自查,巩固强化问题整改实效;全面彻底、高质高效抓好金龙矿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努力将矿区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示范点。

  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修复。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全面推行林长制,持续推进省级生态廊道建设和乡村通道绿化,完成营造林任务19.53万亩,确保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3.6%以上。以河长制为抓手,加强河流生态流量监管,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格落实禁捕退捕政策,持续推进湘江、氵米水“十年禁渔”,强化禁食野生动物管控。开发打造“石杨花海”“潭江渔村”“水上街市”等湿地生态旅游景点。

  ★持续加强民生保障,提供更加优质公共服务

  统筹抓好社会保障。坚持把“稳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健全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帮扶力度。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

  优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推进一批薄弱学校提质改造,全面建设标准化学校,抓好城东九年制义务学校建设,强力推进兴东中学民转公,确保新塘镇芙蓉学校2021年秋季招生。逐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发展职业教育,办好特殊教育,规范民办教育。

  加快建设健康衡东。精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稳步开展疫苗接种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全方位、无死角,不出现规模性疫情输入和区域性反弹。加快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建立县、乡、村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点燃高质高效引擎“最大推力”
衡阳日报版面八A08点燃高质高效引擎“最大推力” 2021-04-12 2 2021年04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