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琪 通讯员 唐兰荣)日前,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通报表扬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的通知》,对措施有力、成效突出、群众满意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予以通报表扬。珠晖区荣登榜单,是衡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
“你看,我们现在不仅用水方便,污水排放也和城里基本上没什么两样了。”2月23日正午,珠晖区茶山坳镇金甲村村民曾凡平正准备做饭。记者走进曾凡平家,看到其厨房与卫生间,装修布置与使用便利性方面几乎是城里住房的标配。
据金甲村党总支部书记廖震辉介绍,全村已完成改水改厕265处,污水集中处理2处。全村配备固定保洁人员8名,机动保洁人员6名。并深入开展“河畅、水清、岸绿”专项行动,建立完善水源地和生态保护长效机制,乡村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
去年来,珠晖区围绕“三清一改”工作部署,把村庄清洁行动同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清生活垃圾,织密清洁“防护网”。以清废“百日行动”为抓手,对散堆在房前屋后、道路两旁和村庄巷道的各种垃圾、柴草杂物进行地毯式清扫,共拆除露天垃圾池463个,新配垃圾桶2160个、垃圾运输车23辆,配备保洁员565名,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非正规垃圾堆放点463处,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易腐垃圾就地培肥还田、可回收垃圾统一回收再利用和初级垃圾分类减量覆盖率100%的目标。
清沟渠塘坝,铲除病菌“滋生地”。以农屋檐沟、渠塘河湖等为重点,全面清理水下淤积、水面漂浮、水边散落垃圾和堤坡堤坝堆放物,共清理沟塘涉水垃圾0.9万吨,疏浚沟渠32条14.6千米,清理塘坝51口淤积物1.1万立方米,完成农村污水治理工程8个,新修沟渠280条,整修坑塘33口,做到所有村庄无黑臭水体、无污水乱流。
清粪污废膜,阻断环保“污染源”。推进畜禽标准化圈舍改建,完善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实行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全区实现禁养区全面退养、限养区全面规范、散养者全面改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87.5%;组织开展废旧农膜回收,集中清理废旧农膜残留点356处,在覆膜集中区醒目位置竖立固定宣传标语、回收网点引导标识牌32处;采取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方式,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提升至85.3%。
村容村貌的改善离不开每一位村民的支持与改变,但要改变过往遗留下来的生活习惯,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珠晖区着力立“两投”模式,构“三包”机制,树“三美”标杆,定“五有”标尺,改农民陋习,疏通村民思想上的“堰塞湖”。通过以奖代补、宣传评比等方式,发动农民主动投工投劳2.8万余人次,激励群众从“袖手看”到“争着干”。村干部包组包巷包户、党员包自家包亲戚包邻里、农户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实现人人都有“责任田”和“整治区”。同时评出了5个最美村庄、10个最美屋场和300户最美农户,引导农民既当受益者更当参与者。并坚持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形成整改闭环,巩固整治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