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林
“治疗5次后,左耳就已经能听得到了,在安静的地方听得更清晰!”近日,在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高压氧舱,刚做完高压氧治疗的陈女士欣喜地向笔者介绍。
陈女士今年49岁,因左耳完全听不到声音,伴有头晕迹象,于2月3日来到该院就诊,通过听力测试其左耳听力100分贝(极重度聋),确诊为突发性耳聋。入院后,该院耳鼻喉科和康复科为其联合开展综合治疗。在耳鼻喉科,通过鼓膜穿刺的方法在鼓室内精准注射激素药物及全身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应用银杏制剂等,同时配合康复科高压氧治疗,有效改善内耳缺血、缺氧和微循环。经过3次鼓室内注射激素和5次高压氧治疗后,陈女士开始听到声音,并且感觉听力渐渐恢复。经过14天的综合治疗后,复查听力35分贝(轻度聋),与对侧耳基本无差异,比入院时提高了65分贝,临床疗效评价为痊愈。
3月3日是第二十二个“全国爱耳日”,主题为“人人享有听力健康”。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李凌辉提醒市民,最好不要长时间听耳机,不要经常用棉签、发夹掏耳朵。保护耳朵,从养成正确的用耳习惯开始。
治疗突聋,及时就医是关键
突发性耳聋是中青年人群中的常见病,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发病突然。患者原本听力正常,睡了一觉或是突然之间,就感觉失去听力功能了,且往往是一侧耳朵听力下降,还有些突聋患者最开始表现并不一定是听力下降,而是感觉到耳鸣、头晕,甚至发展成眩晕,总感觉天旋地转的,没法正常生活。此外,还有一些表现为耳朵发闷、发堵,或者半边脑袋麻木等。
“部分突聋患者在发病前有过感冒、发烧、紧张、劳累、情绪激动、过度饮酒等现象,但大部分患者发病前并没有明显诱因。”李凌辉介绍,医学上尚未找到发病的明确病因,一般认为突聋主要与病毒感染、内耳供血障碍有关,目前,这一疾病的发病人群有年轻化趋势,24岁至45岁的青壮年为易发群体,每年该科接诊突聋患者达50余位。
“治疗突聋的最佳时间窗为2周,发病一到两周内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发病超过一个月治疗的,治愈率明显下降。”李凌辉指出,由于突发性耳聋发病急、进展快,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密切有关,越早接受规范治疗,效果越好。他还提醒,如果感觉到耳朵“滋滋滋”响、两侧耳朵听力水平有比较大的落差、耳鸣、眩晕感甚至恶心呕吐等,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总以为是休息不够或上火而引起,这样可能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鼓膜穿刺,精准注药奏效更快
据了解,治疗突发性耳聋主要采取药物疗法,最重要的一种药物就是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达到消肿抗炎、抗水肿的作用,可缓解血管内皮水肿,增加内耳血液供应。其次,还可使用改善血液流变学、扩管、纤溶、神经营养药物,达到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机体代谢作用。
“然而,糖皮质激素药物不宜长期、过量使用,尤其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而言,可干扰体内糖、脂肪、钙等物质的代谢。”李凌辉介绍,为了患者更安全、合理用药,在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针对突聋的治疗主要是通过鼓膜穿刺的方法在耳室内精准注射激素药物,这种局部使用药物的方式减少了药物的副作用,且直接作用在发病部位,奏效更快、效果更好,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也可适用。
同时,耳鼻喉科还开展了静脉注射神经营养药物、抗血栓治疗等,此外,还可联合康复科给予高压氧治疗有效改善内耳缺血、缺氧和微循环。科室多措并举,在系统全面的综合治疗下,该科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该科的治疗有效率(即平均听力提高15—30分贝,0.25—4kHz)达到90%以上,治愈率(即听力恢复至正常水平、健耳或患病前水平)达到60%以上。
家住衡南县三塘镇的周女士是该院成功治愈突聋的患者之一。近日,她完成了最后一次高压氧治疗。“我左耳听力能恢复到43分贝,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周女士告诉笔者。
一个多月前,从事教师工作的周女士突然左耳听不见声音,这严重影响了她的工作和生活。周女士在市内某三甲医院治疗一个疗程后无明显好转。对教育工作热爱的她万分着急,无法工作,对生活都失去信心。经朋友介绍来到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鼓膜穿刺药物治疗配合高压氧治疗一段时间后,我慢慢地能听到一点声音,对治疗有了信心。这次是做第40次治疗,我现在的听力比发病时提高了将近50分贝,基本不影响工作了。”当天,周女士还告诉笔者,有几个和他一同接受治疗的突聋患者,听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高压氧,突聋患者的福音
在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中,高压氧治疗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据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高压氧治疗组长罗钰介绍,每年的冬春季是突聋高发期,不少患者慕名来到该院进行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突聋效果为什么这么好?罗钰介绍,高压氧治疗能迅速提高动脉血液和内耳组织中的氧分压和血氧含量,改善内耳缺血、缺氧,促进受损听神经功能恢复。同时能扩张椎基底动脉,降低血液黏滞度,有效改善内耳微循环、减轻局部水肿、抑制炎性反应、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罗钰表示,临床上突聋分几个类型,高压氧疗效、分型和个体差异等因素相关,一般来说,高压氧治疗介入越早效果越好,突聋患者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积极配合高压氧综合治疗,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突发性耳聋是高压氧治疗的Ⅰ类适应证,治疗时间越早,效果越好,发病后1—2周内开始行高压氧治疗效果最理想。”罗钰建议突聋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一旦确诊请立即配合高压氧综合治疗,以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如未进行早期高压氧治疗的患者也不要轻易放弃,有研究显示,发病1—2个月内行高压氧综合治疗,仍然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家住雁峰区的刘先生就是高压氧治疗的受益者。57岁的刘先生因左耳听力骤然下降伴耳鸣入住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纯音听阈检测提示极重度突聋。1月13日,刘先生开始接受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连续10天后复查听力,整整提升了60分贝,患者于1月23日痊愈出院。
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压氧舱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是我市最早开展高压氧治疗的医院之一,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目前12人氧舱采用了多功能吸氧装备、外循环中央送风空调、全电脑操作,舱内环境宽敞舒适。
据悉,高压氧治疗临床适应证非常广泛,涉及临床各个学科,对所有缺血、缺氧性疾病均有效,特别是针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卒中后恢复期、急性颅脑损伤、突发性耳聋、急性脊髓损伤、脑瘫、放射性组织损伤、减压病、气栓症等疾病均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此外,作为辅助治疗,还对血管神经性头痛、失眠、颈椎病、眩晕症、冠心病、心肌炎、快速性心律失常、抑郁症、类风湿关节炎、皮肤病、亚健康状态等疾病有很好的促进恢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