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瑞华)“去年我们增加了大批新农机,全年农机作业面积达18750亩,今年要进一步扩大,争取突破2万亩。”2月1日,衡南县富农农机农技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清平信心满满,他一大早就跑来检修农机,为开春后早稻耕种做准备。
这家合作社位于洪山镇墨江村,是“百千万工程”省级现代农机合作社,省级示范合作社。去年该社流转农田1230亩,全程机械化作业,还大量开展对外农机服务。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该社用盈利和惠农贷款、个人借款等方式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去年新添3台收割机、1台插秧机、3台无人机、5台拖拉机、10台开沟机、1台铲车,新建1个600吨的仓库和1个400立方米的冷库,农机设备达68台套,可谓“兵强马壮”。
在衡南县,像富农合作社这样的种粮大户还有很多,全县有种粮面积30亩以上的大户近4000个。为抓好2020年粮食生产,该县采取狠抓双季稻、严禁抛荒、规模经营、示范带动、精准补贴、改善农田设施、发展特色旱粮七个措施稳面积;实施推广良种、应用良法、建设良田、改善良态、高产创建、提高农机作业水平六个措施稳产量;强化党政同责、建章立制等五个手段治抛荒。同时,组建由高级农艺师领衔的专家团提供集中育秧、合理密植、绿色防控全程技术指导,精准落实各项惠农强农补贴。并以稻米加工企业为依托,创建“订单企业+基地+农户”高效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大户搞订单生产。最终,该县全年落实粮食播种面积150.36万亩,粮食总产量突破65万吨,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近日,衡南县获评2020年度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
据悉,该县高标准农田占基本农田总面积的52.5%,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地力提升、水利便捷、交通方便,粮食复种指数进一步提高,产量比一般农田高10%以上,为该县贡献了65%以上的粮食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