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重要讲话
~~~
~~~
~~~
~~~
~~~
~~~
~~~
~~~
~~~
~~~
~~~中共党员,原衡阳市机械工业局顾问高振济同志,因病于2021年1月27日13点38分不幸逝世,享年93岁。
~~~
~~~
~~~
2021年02月01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让“死人和活人争地” “村公墓”吹来文明新风

  临近春节,打工回到家乡的杨富东先去母亲的坟头看了看。半年前,他把母亲的坟迁到了村里新修的公墓里,平平整整的土地上一个土包,埋着前年去世的老母亲。

  中国人向来看重生死,尤其在农村,亡人要厚葬,一为尽孝,二为泽荫后代。

  杨富东家住宁夏固原市隆德县神林乡杨野河村,过去村里谁家有人过世,定要挑一处风水宝地埋葬亡人,他也一样。

  前年84岁的母亲离世,杨富东请来阴阳先生,选来选去,最后埋在了自家农田正中央。尽管他一家5口只有6亩地,土地并不多,“老母亲穷了一辈子,受罪了,自然要选个好地方。”

  杨野河村还有很多人像杨富东一样把坟建在自家地中间。

  “我们村本来就山高坡陡,人均几亩薄田,坟一占,半亩地就种不成了,死人和活人抢地呢!”村主任杨银贵说。

  不仅如此,前些年村里还刮起一股攀比风,坟包越修越大,丧事规格也越来越高。你家买松木棺材,我家就要买柏木的,价格动辄过万元,摆宴的烟最低的是25元一包的,一瓶酒得上百元,一桌宴席至少七八百元,花钱少就被视为“不孝”。

  丧事大操大办只是杨野河村民风落后的表现之一。打架骂账、上访闹事……这个村曾是全乡最“烂包”的村。“问题出在村党组织软弱涣散,基层治理能力不强,村干部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神林乡党委书记柳永奎说。

  2018年神林乡整顿村基层党组织,杨野河村两委班子大换血。之后村子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讲政策、办活动、送演出,倡导丧事简办;借助“积分制”进行乡村治理,践行村规民约就能积分,不收高额彩礼积10分,丧事简办积20分等,积分可以在“爱心公益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有了村级精神文明阵地的持续输出,潜移默化间,民风逐渐向好。

  去年初,杨野河村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又把“死人和活人争地”的矛盾摆在了台面上。

  把梁峁上零散分布的小块山地推平,既能扩大耕地面积,又方便机械化操作,亩产能提高不少。

  “村子要发展,不能再让坟包挡了道。”杨银贵和其他村干部提出,利用这次修整农田的契机,由村民每户让出几分地,匀出三四十亩的整地修建村公墓,迁旧坟采取自愿,以后村里再有人去世都要埋在公墓。

  为敲定此事,村里前后开了6次会,讨论了2个月,最终超过三分之二的村民同意。但村规定下了,却迟迟没人行动。

  杨富东原本也不想迁,直到夏天一场暴雨淹了母亲的坟,他怔了:这坟是专门请阴阳先生挑的宝地,怎么还会这样?思前想后,他决定迁坟,成为全村第一户把坟迁到公墓的人。

  不久,村民剡小军家中亲人去世,也主动把亡人埋在了公墓,并按照红白理事会的规定办丧事,摆宴的烟10元以下,酒不超过20元,宴席400元以内,“不遵守,村里就没人给我来帮忙了。”

  “这放在过去根本不可能实现。”杨银贵欣喜地说,虽然迁坟的人还很少,但是个好的开头,引导村民改变观念需要时间。

  轮到杨富东家整修农田时,他亲自盯着施工队开着铲车推平了地。去年他家地里的马铃薯长势不错,他打工还挣了两三万元。这次去公墓里的坟上看过后,他说:“坟迁到公墓没啥不顺,都挺好。”(新华社银川1月31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深刻把握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政治要求
不让“死人和活人争地” “村公墓”吹来文明新风
郴州崛起大数据产业园
湘西州大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
寻亲公告
寻亲启事
不动产权证书注销公告
临时检修停电预告取消
清算公告
减资公告
临时检修停电预告
高振济同志逝世
房产实测绘成果公告
房产预测绘成果公告
下列证件 声明作废
衡阳日报版面七A07不让“死人和活人争地” “村公墓”吹来文明新风 2021-02-01 2 2021年02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