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请介绍一下我市脱贫攻坚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果?
陈辉芝: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等系列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尽锐出战、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2017年省级贫困县祁东县实现脱贫摘帽,2018年全市32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20年全市102662户322375名贫困人口实现全面脱贫,我市也和全国一道消除了农村绝对贫困,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贫困群众收入逐年增加。产业和就业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七年来,全市累计用于产业发展资金22.9亿元,支持和带动有发展能力、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了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产业全覆盖。同时,积极推进就业扶贫,贫困户收入逐年递增,到2020年贫困户人均达到10686元,比2014年1732元增长了5.17倍。
三是“两不愁三保障”水平稳步提升。稳定实现贫困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是脱贫攻坚核心指标。在健康扶贫方面,在全市范围内,将所有贫困人口纳入新农合,并由政府按照50%以上的比例代缴新农合累计1.8亿元。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治疗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报销比例县域内达85%以上、县域外80%以上。在教育扶贫方面,全市有79346名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享受教育资助,累计发放资助金9.28亿元,6至15岁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无一辍学,用教育扶贫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在安居扶贫方面,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24.6亿元用于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搬迁贫困群众12744户42029人。全市累计投入危房改造资金14.8亿元,有70638户农村人口享受危房改造政策,其中贫困人口有20410户。在安全饮水方面,2014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8.2亿元,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1494处,让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喝上安全放心水。在兜底保障方面,累计发放低保金10.2亿元、残疾人“两补”金2.4亿元,织牢了兜底保障网。
四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加强。公路建设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先导。七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2.48亿元用于通畅工程、村道硬化和窄路加宽,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组组通”。行政村通客班车率、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率、光纤通达率、4G覆盖率均达100%,行政村基本实现了“一门式”服务,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记者:虽然绝对贫困已经全面消除,但是由于脱贫的不稳定和脱贫群体抗风险能力较弱,巩固脱贫成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将采取哪些措施?
陈辉芝:从政策层面来说,在推进脱贫攻坚中,我们围绕“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等核心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这对解决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由于脱贫群体抗风险能力较弱,下阶段,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坚持“四个不摘”,留足政策过渡期,保持扶贫政策的总体稳定。从机制层面来说,要建立常态化监测、动态化帮扶工作机制,要以村为单位设立贫困监测员、以乡镇为单位设立贫困监测站,按大数据分析、监测员报告和个人申报等方式,对辖区内致贫返贫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发现一户纳入一户,纳入一户帮扶一户,稳定一户退出一户,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应退尽退”,严防出现规模性返贫。从精神层面来说,要继续做好扶贫扶志结合文章,用身边的人讲述身边的事,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脱贫攻坚为乡村带来巨大的变化。要加大对勤劳致富、自主脱贫典型人物的宣传力度,做到学有榜样,赶有标杆,激发内生动力,树立自立自强意识。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我市将怎样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体系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陈辉芝:一是推进脱贫攻坚组织机构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国务院扶贫办已经明确变更为乡村振兴局,省级正在进行工作机构和工作职能的调整,我市将按照上级的要求,对全市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机构暂时保持不变,保持机构和队伍的稳定,待省里调整方案出台以后,再按要求迅速调整到位。我市扶贫部门会善始善终做好脱贫攻坚扫尾工作。
二是推进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创造了很多成功经验。比如,五级书记抓扶贫、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行业部门协同作战、驻(联)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狠抓落实,以及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机制等,这些做法都是可以直接复制的成功经验,可以有效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巨大优势和动能,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体系向乡村振兴平稳转型。
三是推进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在设立五年政策过渡期的基础上,对现行扶贫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既要用现有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成效,又要根据工作实际的变化优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