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医院职工王东旭调任归阳镇上吉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王东旭走村串户、访贫问苦,会同村“两委”干部,制订出台了“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等一系列扶贫攻坚策略。走访中,他发现该村完全小学湖石小学中,有一半以上学生书包陈旧破烂了。于是,医院便派人去挑选精美的书包,同时动员全院职工捐赠衣服等物资。最终,该院向全校近100名学生赠送书包和一些文具,把洗净的衣服赠予该村缺衣的贫困家庭,每名党员还与贫困学生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如今,该院又派出优秀共产党员彭文君常驻上吉村,担任村党总支部第一书记,开展扶贫攻坚,使100多个山区村民,摘下贫困帽子。
这些扶贫活动在祁东县第六人民医院中数不胜数,在健康扶贫路上,祁东县第六人民医院更是涌现出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扶贫故事……
●院长黄海平:
贫困村民的健康守护神
作为该院的院长,黄海平成为该院健康扶贫第一个医疗专家。今年1月,黄海平来到官家嘴镇马止村,对村里20户贫困家庭进行走访慰问。该村精神病人张友生一直跟着老母亲一起生活,政府已出资给其修了新房。但是水管一时尚未接通,他们仍居住在老屋。黄海平得知这一情况,立即自掏腰包拿出1000元资助他家安装水管。
罗时秀老人曾因突发大面积脑梗死,病痛让她偏瘫在床,无法言语。黄海平来到她家后,她伸出尚能活动的左手,紧握着黄海平的手,迟迟不肯松开。原来,老人患病倒下后花费了大笔医药费,为了不拖累孩子和家人,老人一度想要放弃,是黄海平用他的专业和真诚,打动了她。另外,黄海平向她普及国家健康扶贫政策,像一场及时雨,挽救了这位憨厚勤劳的老人家生命。
黄海平有一位结对帮扶对象——太和堂镇砂坪村60余岁、患有阿尔默海茨症的老人陈美英。老人丈夫已经去世了,无儿无女,其侄儿偶尔来照顾她。考虑到老人孤寡的情况,黄海平经常购买生活用品来看望她,还帮她解决了住房问题,定期为其做好身体全面检查。如今,老人看到任何人都害怕,唯独见了黄海平,就如同看到亲儿子一般,热情地上前拥抱。
黄海平还常常自掏腰包,为患者送上一份温暖。如,为无人看顾的患者买饭买水,为太和堂镇丁町村村民韩太阳捐款300元,为医院职工王铁徕捐款1000元,为官家嘴镇黄乐春、黄海雄兄弟募捐……
闲暇时,黄海平还爱做公益。为敬老院老人们检查身体、为帮扶对象体检送药、在家接待前来看病咨询的邻居……他说,“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帮助到大家,甘之如饴。”
目前,黄海平在太和堂镇签约数千位贫困人口。乡亲们常常会和黄海平联系,黄海平已然成为了他们的健康守护神。据悉,黄海平曾荣获首届祁东县“道德模范”称号。今年,他被评为衡阳市抗疫工作先进个人。
●党支部副书记、副院长彭仙保:
扶贫足迹遍布田间地头
该院党支部副书记、副院长彭仙保是公共卫生服务团队中的主力成员之一,家庭医师责任到人,需要深入到每一位贫困户家里达成签约,因此,在几年的时间里,彭仙保的足迹遍布太和堂镇大部分乡村。
彭仙保不仅每个月多次去看望已签约的贫困户们,还经常去拓展未签约的贫困户。有一次,他们根据信息找到一位年龄较大的贫困户,但老人务农,彭仙保多次去他家里都没找到他。老人没有手机,没法实时联系,彭仙保当天“六顾茅庐”,终于等到老人,与其签约,并健康宣教。
彭仙保说,公共卫生服务团队服务的大部分贫困户在务农,有时为了给他们体检、送药、治病、提供健康指导,要等到贫困户做完农活回家,此时常常已是晚上8时许;有时,为了更及时地与贫困户签约,团队成员就直接跑到田间地头找服务对象,为了帮助其减少分担,甚至还帮助他们做农活。彭仙保回忆,有一次,一位行动不便的贫困户凌晨突发身体不适,彭仙保马上为其拨打120急救电话,自己也立即从家里出发赶往医院。
凭借对贫困户的一腔热情、对健康扶贫的坚持不懈、对患者的仁心仁术,2017年,彭仙保获得祁东县第三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019年,他获得“衡阳好医生”荣誉称号。
●副院长周波平:
真真实实让贫困户受益
该院副院长周波平有一位77岁的结对帮扶对象王爷爷,老人双目残疾,然而却迟迟没有领到残疾人补助。考虑老人身体不便,于是周波平便代替其家人,多次到民政部门为老人争取补助金。
周波平是该院的五官科副主任医师,每次治疗时,他都会考虑患者经济水平,坚持用最便宜的药,达到最好的效果。即使平时工作再忙,周波平仍旧不忘健康扶贫工作。他常说,“只有多去看望贫苦户,多贴近他们,才能够了解其真正所需,切切实实让贫困户受益。”
繁忙的工作之余,周波平坚持每个月不定期为贫困户做健康体检,并检查贫困户家中是否有药物需求。有一次,遇到一位突发脑梗的老人,周波平便争取全院力量为其免费治疗,最终,帮助老人渡过难关。这次惊险的经历,让患者难忘。至今逢年过节,还常常来看望和感谢周波平。
今年,有一位65岁居住在太和堂镇良村的患者,来找周波平看病。当治疗结束后,已经是深夜10时左右,周波平担心老人无法安全回家,于是,周波平便开车将老人送到家门口,老人提出要付车费,周波平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工会主席王彩凤:
治病又治心,做贫困户的贴心人
在该院工会主席王彩凤眼里,健康扶贫,不仅要治病,更要治心。
王彩凤告诉笔者,很多贫困户在知道自己患病后,面临这笔不少的医疗费用,都表现出悲观、失望,甚至绝望。更有甚者,为了不给子女带去负担,选择自杀等极端方式。
因此,王彩凤在扶贫工作中,更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经常开导贫困户,并用自己的真心让病人重拾信心,让他们重新感受生活的美好。王彩凤与所有帮扶贫困户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由于其贴心的心理疏导、经常性的陪伴,很多老人都将其视为家人。
●公卫办主任刘玲:
任何时候,都不耽误扶贫工作
笔者见到公卫办主任刘玲时,她已身怀六甲。在健康扶贫的道路上,刘玲从未放弃,即使怀着身孕,她也坚持上岗,并挨家挨户走访联系的每一位贫困户,将健康扶贫的政策,落实到每一户贫困户。
今年,刘玲在一位贫困户家里慰问时发现,老人独自在家,只有一盏微弱的灯光。经过检查,老人家中客厅的其余灯全坏了,于是,刘玲和其他的家庭医师便化身电工,为其修好客厅灯泡,同时,刘玲还帮助老人免费检测血糖、血脂等。
刘玲回忆,今年10月的一天晚上,天空下着大雨,同事刘彩群在去贫困户家的路上,由于雨水模糊视线,刘彩群骑着摩托车摔下了山沟里。裤子摔烂了,膝盖也磨破了,但是,刘彩群想着扶贫工作不能耽误,贫困户还在家中等待着她,她便立马站了起来,擦了擦手上的泥巴,扶起摩托车,又继续前行。
●120急救车司机刘春林:
背着老人走过泥泞村道
2019年,医院120急救车“老司机”刘春林,背着患者走在乡村泥泞路上的背影照片火爆朋友圈。原来,当天,患者张翠英和她老伴旷章明都出现了身体不适、血压上涨的情况。然而,急救车上仅有1台担架,已经给病情更严重的老伴使用了,面对张翠英也出现头晕,步态不稳的情况,刘春林毫不犹豫地选择背着老人,走过泥泞的道路。这一背,就是2000多米。
相 关 链 接
祁东县第六人民医院又名祁东县太和堂镇卫生院,地处祁东西南边陲,占地20亩,建筑面积为5620㎡,为该辖区6万百姓及周边乡镇提供健康服务,是一所集预防、保健、医疗诊断、康复理疗于一体的非营利性综合医院,也是祁东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祁东县西区交通事故定点医院。近几年,该院连续被评为全县卫健系统党建工作先进单位。今年7月,该院派送彭红梅医师,加入市柔性援疆医疗队,赴鄯善县援医。
2017年,该院荣获国家卫健委授予的“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称号。同年,该卫生院升级为祁东县第六人民医院。目前,医院共有职工10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5人,中级职称13人,初级职称48人。“只有提高技术,才能更好地为老百姓做好服务。”黄海平认为,培养人才是提升医院医疗水平最重要的环节。于是,黄海平多措并举积极培养人才,经常开展医疗技能学习培训和技术水平考试,奖惩分明,对成绩优异和落后的分别张贴红黑榜。黄海平还花费了整整3年的时间,将医院的大部分医师,安排到衡阳市中心医院轮岗进修。不仅如此,还专门邀请了中心医院的专家、教授到祁东县第六人民医院工作,该院医护人员全程在教授旁边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在双向培训学习后,该院医护团队的医疗服务水平得到大大提升。
祁东县第六人民医院设备配套齐全,目前拥有GE16排螺旋CT机、德国进口—CR、彩超、多普勒、阴道镜、电子胃镜、利普刀、十二通道自动诊断心电图机、全自动生化仪、微量元素检测仪、电解质分析仪、宫颈治疗仪、宫颈癌筛查仪等先进的检查仪器。现有病床100张,共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中医科、康复科、120急救中心等近20个科室。医院设施齐全,病房宽敞,舒适整洁,为太和堂镇的老百姓们提供了一个优美舒适的就诊环境。
编后语
这些故事,只是祁东县第六人民医院健康扶贫的一个缩影,感人的故事还有太多太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该院上至领导班子,下至普通职工,皆以全力以赴帮扶助困的姿态,激发了健康扶贫的工作热情,奋力描绘着贫困家庭致富奔小康的宏伟蓝图。相信在该院的努力下,健康扶贫工作将化作和风细雨,润泽贫困户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