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瑞华
“小邓呀,对我们比亲人还亲!没有她,我早就不在了……”12月1日,在常宁市新河镇敬老院里,68岁的雷国金如是感激该院院长邓红英。
目前,新河镇敬老院有45位供养人员,5名工作人员。大部分供养人员是60岁以上的老人,年龄最大的89岁。“全失能的7人,半失能的8人,要照顾好他们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邓红英对供养对象的情况烂熟于心。
养老院里的“最美逆行者”
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不少以医护人员为主体的“最美逆行者”,在新河镇养老院,邓红英也被称赞为“最美逆行者”。
今年年初,因肺结核和胸腔积水严重,雷国金老人被送到新河镇医院救治。医生检查后下了病危通知,建议准备后事。因在疫情期间,雷国金远在株洲的姐姐无法及时赶来。老人很悲观,不停地垂泪:“完了,我连姐姐都看不到了。”
邓红英耐心地安慰老人,马上打电话向领导请示,征得上级同意后,陪老人转院到常宁市人民医院救治。而该院正是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和发热隔离的指定医院,一些人既恐慌又紧张,避之唯恐不及。邓红英却毫不犹豫,勇当“逆行者”,主动进医院陪护老人,带他做检查、照顾他服药打针,帮他洗脸洗脚、擦身、喂饭……两天后,雷国金的姐姐赶来了,邓红英才放心离开。雷国金出院后,她又为其煎中药、煲营养汤,直至老人完全康复。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邓红英眼里,敬老院的老人都是亲人。她的微信名叫“笑格格”,平时爱发朋友圈。但她的朋友圈以工作为主,兼有生活感悟,读来如冬日里一丝丝温暖的阳光。那质朴的话语、开朗的心情、对老人的博爱、管理上的创新,让人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感动……
“两个家都很重要”
2018年1月,邓红英调入新河镇敬老院担任院长。“以前敬老院管理混乱,作为分管负责人,我不得不经常往敬老院跑,发现江河敬老院护理员小邓特别负责,对老人很好,就建议把小邓调来当院长。从此,除了检查工作,我不用再跑敬老院了。”新河镇副镇长陈红这样评价。
邓红英经常为老人梳头洗衣,拉家常,庆生日……她像对父母一样对待老人,不仅照顾他们的生活,还注重在精神上抚慰。入院的老人都无儿无女,穷苦了大半辈子,是尤为孤独的“特殊人群”。邓红英甘当他们的“闺女”,让他们晚年享清福,感受温暧与关爱,“这是我的信念和理想,是我无怨无悔的追求。”她说。
几年来,她总是舍小家,顾大家。越是佳节之际,敬老院里的老人越需要陪伴。家里的事再忙,只要是院里有事,她总是二话不说就往院里赶。她婆婆公公常说“你把敬老院当‘家’了。”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养老院封闭管理,她不仅经常陪老人谈心,还带领大家跳健身操、唱歌跳舞,让老人们摆脱焦虑。
近年来,几乎所有的节日,她都是陪院里的老人先过。她在朋友圈写道:“中午在院里陪爷爷奶奶们过节,这时候正在回家的路上,儿子和家人已经打了N个电话来,家人的理解和包容让我很感动,两个家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