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11月17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芝麻”开花 收入节节高

  ■本报记者  周   琪  通讯员  唐兰荣

  初冬时间,艳阳高照。11月14日,珠晖区东阳渡街道新龙村村民罗小花趁着晴好天气,赶紧把收好的白芝麻拿出来晾晒。

  “今年收了100多斤芝麻,估计可榨油40多斤。”罗小花算了算,大约可以增收800元。接着,罗小花又把刚刚刮好的红薯片晾晒在干稻草上。站在一旁的扶贫干部介绍道,手工制作红薯片是当地传统,每年下半年,一排排晾晒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红薯片,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晒干后的红薯片可卖到10元一斤。

  记者了解到,罗小花的丈夫患有长期慢性病,高额的医疗费用曾一度让全家陷入困境,2014年她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这几年,通过艰苦劳动和辛勤付出,罗小花一家的经济条件逐渐得到改善,生活也越来越好,还盖了一栋2层楼的农家小院。2016年,罗小花一家脱贫。

  “今年种植了3亩稻田,收割了3000斤稻谷;种植了西瓜、香瓜,收入2000余元;儿子在浙江一家公司从事软件工作,月薪达5000元;还有产业分红1500元……”谈及自己脱贫之路,罗小花像“倒豆子”般打开了话匣子,家里没有闲置地全都种上了农副产品。丈夫身体好转后,就奔走于各个市场,将自家产的农副产品变卖成钱。她向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低保、分红等一系列政策补助,加上家中多项产业今年可增收近2万元。说起未来,闲不住的她又在谋划着新路子,“明年除了种植3亩稻田外,还要种一亩芝麻,一亩玉米,2亩香瓜。”罗小花坚信,只要勤劳肯干,日子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不断提升 保民平安维护稳定能力
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 新时代中国青年
“扶贫车间”带动千余户贫困家庭脱贫
油茶花开 满山尽染“雪”
一夜之间 35台车被砸
图片新闻
“芝麻”开花 收入节节高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芝麻”开花 收入节节高 2020-11-17 2 2020年11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