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编者按~~~
~~~作为“科技生态园主”的周平,她将乌骨鸡产业作为扶贫纽带,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奔小康
~~~“袖珍姑娘”彭超通过直播带货,不仅自家土鸡不愁销路,周边村民也“搭上便车”
~~~谢昭文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先后享受了各项扶贫政策,读大学的孩子拿到了雨露计划助学金,妻子享受了医疗扶贫,他自己依靠就业扶持,变身村里“包工头”
~~~刘建华曾是贫困户,在扶贫干部的支持下,他利用自家附近的山林养鸡,如今不仅成功摘帽,还准备申请注册农业养殖合作社
2020年10月09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草药养鸡 幸福路越走越宽
刘建华曾是贫困户,在扶贫干部的支持下,他利用自家附近的山林养鸡,如今不仅成功摘帽,还准备申请注册农业养殖合作社
刘建华养鸡技术越来越好

  ■文/图 本报记者  周  琪  通 讯员  唐兰荣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耒水河畔,珠晖区东阳渡街道东阳渡村黄花山头上,一大群土鸡“咯咯咯”地在山林里扑打着翅膀尽情撒欢。

  自学养鸡摘“穷帽”

  天气微凉。沿着秋雨后湿漉漉的乡间小路,记者踏入这片“丰收”的土地,见到了鸡群的主人刘建华。

  过去,刘建华靠种田维持生活,收入微薄,母亲长年被疾病困扰,两个小孩一直在上学。2014年前,对于刘建华来说是“黑暗”的。那时的他贫困交加,没技术、没资金,是十足的贫困户。穷则思变,刘建华想利用自家附近的山林养鸡,他的想法得到了扶贫干部的支持。“帮扶干部多次找我谈话,帮我出主意、想办法,最后决定在村里养鸡,建一个养鸡场。”刘建华说。

  但养鸡对当时的刘建华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行当。他起早贪黑,修鸡舍,学技术,虽然比别人辛苦,但觉得脱贫有希望,心里也是乐滋滋的。两年后,养鸡让他摘掉了贫困帽子,顺利脱贫。

  2019年,尝到甜头的刘建华,在帮扶干部的大力支持下扩大规模,流转周边附近小山,建好基础设施,散养土鸡6000只,获利3万余元,养鸡场逐渐步入正轨。

  幸福路越走越宽

  为了养好鸡,刘建华上网查资料、买书籍,并向养鸡大户虚心请教。“可以说,我现在的养鸡技术不比别人差了。”刘建华自信地说,“一般的病情我都能控制,还摸索出了一套新方法,采取中药材养殖。”

  “这可是我们养鸡场最大的‘卖点’!”指了指正在熬制的中草药,刘建华十分兴奋。中草药散养土鸡,不仅可以提高鸡的免疫力,鸡的肉质也会更鲜美,蛋黄的微量元素含量更高,市场前景看好。

  说着,刘建华打开手机,展示通过电商平台发布的信息。“一方面我联系将鸡卖到餐饮店,另一方面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刘建华笑着介绍。年初受疫情影响,土鸡一度滞销。后来,在街道、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已出售两批次鸡,收入达4万余元。

  养鸡成功后,刘建华的干劲更足了。当地从事种养殖的村民很多,但大多没有品牌,掌握不了市场的话语权。眼下,刘建华正准备申请注册农业养殖合作社,主打绿色牌。同时考虑到单一农业产业风险大的问题,他还准备引进黄桃、葡萄等水果种植,让农业产业的路子越走越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乡村变了 村民富了
“百村计划” 领着乡亲们越来越富
搭乘“互联网” 农特产品越“飞”越远
家门口就业 日子越过越红火
中草药养鸡 幸福路越走越宽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中草药养鸡 幸福路越走越宽 2020-10-09 2 2020年10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