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湖南考察调研时指出,要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站稳人民立场,不忘初心使命,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市始终把改革发展的落脚点放在民生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坚持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牢牢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坚决打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扩大社会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必须与时俱进、善作善成,必须始终坚守人民情怀。坚持办实事、惠民生,着力办好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人民。
铭记初心、不忘人民是办好民生实事的教育引领。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考察湖南,就是一次铭记初心使命的行动示范。总书记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就是为了告诫大家,不要忘记“半条被子”承载的初心、蕴藏的使命。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总书记对湖南人民的亲切关怀、对党员干部的鞭策鼓励,切实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衡阳感恩奋进的磅礴力量,转化为各级党委政府不断造福人民的务实举措。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民生事业,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广纳民意、问计于民是办好民生实事的根本举措。“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是我们事业的根基。而做到这一点,最根本的举措就是广纳民意,问计于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各级各部门要用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我们党的传家宝,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要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积极妥善处理好普遍性、群体性问题,全面提升全面小康的质量和成色。
改善民生、强国富民是办好民生实事的最终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为各级领导干部干事创业树立了标杆、明确了目标。全市上下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用以指导衡阳各项工作。各级各部门要下大力气推进“六覆盖”工作,坚持就业优先方针,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教育,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衡阳。“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们要抗牢抓实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加快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锚定剩余贫困人口集中攻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确保脱贫效果经得起检验,加快推动衡阳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让我们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开拓前进,把新目标、新定位细化到工作举措上,体现到精神状态上,深化到衡量标准上,落实到工作成效上,努力在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南的战略定位实施中走在全省前列,彰显衡阳担当,作出衡阳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