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翰,不仅是衡阳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骄傲!许多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明翰精神,既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又是一面高扬的旗帜!
1960年4月16日,老一辈革命家、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同夏明翰友谊深厚的战友谢觉哉在夏明翰烈士的遗像旁抄录夏明翰烈士的“就义诗”时写道:“这是明翰同志就义时写的诗,观此遗像,犹如见其英风凛凛也。”
“夏明翰短暂的一生,闪烁着共产主义的思想光辉。他用沸腾的热血谱写的战歌、崇高的品格和纯洁的党性,永远为人民所赞颂。” 著名诗人萧三称,夏明翰的《就义诗》是“最好的一首就义诗”。
据衡阳市委党史研究室、衡阳县委党史研究室编撰的《夏明翰精神研讨会情况综述》记载:2005年9月,为纪念夏明翰烈士诞辰105周年,夏明翰精神研讨会在衡阳县举行。来自北京、广东、河北、黑龙江等省市的领导、专家、学者共8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从理论的层面研讨、丰富和发展了夏明翰精神的内涵,首次将“明翰精神”概括为四个方面,即“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矢志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奋争不息的无私品格,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杨胜群说,夏明翰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与共产主义精神的完美结合,其核心就是为真理而献身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以自己的牺牲烛照和启迪后来人的先驱者的精神。夏明翰精神同无数优秀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一样,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是支撑我们不懈奋斗的重要精神支柱,是鞭策共产党员永葆先进性、当好优秀后来人和时代先锋的强大动力,是教育群众、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极好教材。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夏明翰》一书作者吕芳文称:宣传烈士为理想献身、为后人立范、为新中国铺路的内涵,以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夏明翰烈士的革命精神,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著名党史专家、理论家龚育之在夏明翰诞辰105周年时发表《夏明翰精神不朽》,对夏明翰精神的内涵及意义进行高度精炼概括:夏明翰,就是“三十年以来”,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改造旧中国、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牺牲的无数人民英雄们中的一个,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所记载、所包含的无数人民英雄们中的一个……“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四句诗,概括了夏明翰精神的全部。这精神就是,对“主义”的坚信。为着那代表真理、正义和历史规律的“主义”,先进的人们愿付任何的代价,甚至我们的头颅。这精神就是,对“后来人”的坚信。一个人倒下去,千万个人站起来。追求真理的后来人,必定会继承前行者未竟的事业,使之达到胜利的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证明了夏明翰们追求的“主义”,果然胜利了。
200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经过亿万人民群众的真情推荐,夏明翰烈士众望所归地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