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东江村:~~~
快点赞~~~
来打CALL~~~
~~~系全省首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厚德关爱基金,将用于助学扶困等公益事项
~~~
有感而发~~~
时事网评~~~
因水管联通——~~~届时,华新片区水压偏低
2020年08月07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江村:
依山托水好致富
  ■本报记者  莫雄飞

  常宁市塔山瑶族乡东江村是典型的高山农业村,人均耕地少,农作物品种单一,产量少。但近些年,该村依托山水林田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和休闲旅游,走出了一条别具一格的脱贫致富之路。

  在东江村的养牛基地,村党总支书记龙秀亮向记者介绍,村里这些年一直在大力发展牛羊特色养殖,通过养殖牛羊解决贫困户的就业,带动村里的30户贫困户每年每户增收2000多元。

  “我们这里山好水好,适合放养牛羊,养出来的牛羊都很健康,得病少,而且供不应求。”贫困户江先容告诉记者,通过养殖牛羊,他每年的收入都在5万元左右,“今年又养了95只羊和10多头牛。”

  在海拔700多米的禾花鱼养殖示范基地,记者看到,400亩的高标准农田被群山环抱,这里空气清新,农田里的水是从东江峡谷流过来的。

  “这里的水都是高山水,水质好,又是流动的,所以养出来的鱼特别清香,没有一点泥巴味。”扶贫工作队队长何兴华算了一笔账,“鱼苗进价是20元/斤,养大后可以卖到40元/斤。今年我们打算先养禾花鱼50亩,一亩田放100斤鱼苗,可以收300斤,50亩就是15000斤,增加收入可达60万元。接下来,我们打算把这400亩高山田全部养上禾花鱼……”

  东江村漫山楠竹,竹笋资源丰富。据悉,塔山瑶族乡共有竹林6万余亩,其中东江村就有一万多亩,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二十来亩竹子。今年三月份,村里又开始新建竹笋加工厂,尝试着做竹笋加工。

  村民谢铁生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竹笋很多都浪费了,如今有了竹笋加工厂,大家伙儿都可以“大胆”收笋了,今年自己连收了7000斤湿笋,大概能加工出800斤的干笋。

  彭开文2016年就已经脱贫,这次村里安排他到竹笋加工厂上班,每月至少能够拿到2000多元。除了上班的工资外,彭开文自己有30多亩竹山,能够收笋7000斤左右,一年下来还可以赚到六七千元钱。

  东江村竹笋加工厂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建成后每年可处理鲜笋100吨以上、生产干笋20吨以上,预计年销售达120万元。目前东江村把全村77户贫困户,315人全部纳入竹笋加工厂,进行保底分红,每一户将可增加收入5000元钱一年。

  除了依靠山水林田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和竹笋加工外,近两年,东江村又把目光瞄向了休闲旅游。东江村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可开发的千年红豆杉广场、东江峡谷溯溪攀岩、铜钟岭赏花、青山岭爬山等旅游项目都在筹划建设中。

  “下一步我们要重点做好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好4公里长的东江峡谷游步道;继续推进茶叶种植工作,加快茶旅结合,打造个性化的茶园观赏景点;围绕千年红豆杉这一旅游名片,发展30亩红豆杉等珍惜苗木培育基地;大力宣传推广瑶乡腊肉,瑶家风药等瑶乡游特色;积极发展民宿,在村内打造出10家具有塔山瑶味、东江土味的休闲农家乐园,带动贫困户增收……”面对记者,胸有成竹的何兴华侃侃而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二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依山托水好致富
4人上榜8月 “湖南好人”候选人
13个集体入围省巾帼文明岗
梅花村成立“厚德关爱基金”
悔电鱼之罪,他主动放流6万尾鱼苗
莫让基层干部“指”上谈兵
把医保“救命钱”用在“刀刃”上
蒸湘区局地今起停水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依山托水好致富 2020-08-07 2 2020年08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