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思远 通讯员 文 兰
8月5日15时30分,经过四天三夜的紧张搜寻,南岳景区成功营救出被困深山的七旬游客。
从家属报警到成功解救,惊心动魄的72小时,搜救人员与时间赛跑!
这背后,是南岳区出动警力及人员1000余人次,市公安局派出无人机大队、警犬大队、山豹突击队驰援,各部门持续协同作战,不间断地进行了11轮搜救……
七旬游客不慎走散
全区展开搜救行动
8月2日16时,一阵急促的铃声在南岳区半山亭派出所响起。一位游客来电称,其父上午11时在南岳衡山中心景区狮子岩处走散,请求查看监控录像。
接到报案后,派出所立即安排专人调取录像,并第一时间派出人员在中心景区主干道寻找,同时向该区各大工作群发布游客走散消息,一场搜救行动立即展开……
根据各路反馈信息,南岳区立即组织11名救援人员与当地村干部、辅警分三路开始第2轮搜寻:一路从中山沟往山上搜寻,一路从藏经殿往中山沟搜寻,一路从民俗文化城往中山沟搜寻。
抢抓“黄金72小时”
10轮“地毯”搜寻无果
8月3日凌晨1时,山里搜寻人员回应:因中山沟地形复杂,丛林密布,加之天黑,经过5小时搜寻仍没有找到人。
3日上午8时,南岳区公安分局向市公安局请求支援,并组织第3轮搜寻。该区委书记曾建华,区委副书记、区长蒋炳炎,区委副书记李健,区政法委书记谭建红等高度重视,要求半山亭派出所、区旅游警察大队、区应急管理局、区消防救援大队、寿岳乡相关人员赶到南天门集合,分三路搜救:一路由区公安分局工会主席黄惠民带队,从南天门往索道站山沟处往中山沟搜寻,一路沿民俗文化城往中山沟方向搜寻,一路从藏经殿龙池村往中山沟搜寻。
中午12时,三路人马到达红旗村8组后汇合,进行第4轮搜寻,重点搜寻听到回应的那片山区。
14时,搜寻人员开始第5、6轮搜寻,继续把回应区域作为搜寻重点。同时,市公安局派出无人机大队、警犬大队、山豹突击队驰援。
18时,在第7轮搜寻中,有搜寻人员似乎听到轻声回应,所有搜救人员全部上山搜寻,一直搜寻到23时30分,无果。
8月4日,大家开始进行第8、9、10轮的搜寻。全体搜救人员分四组、划片区、地毯式、不间断地进行搜寻,直到夜幕降临还是没有结果。
此时距离老人走散已经过去了50多个小时。
老人终于获救,搜救人员累晕在地
数据显示,72小时是被困山中救援的黄金时间。为了与时间赛跑,南岳区连夜组织继续搜救,不仅启动全区的天网工程扩大范围侦查,还对事发后几天的监控视频、失踪人员可能出现的区域视频进行再回放再分析。根据结果分析,老人应该还在山中。
8月5日,搜救小组决定继续由黄惠民带队,开始第11轮搜寻,重点搜寻南竹山。险阻的山路、一路的披荆斩棘,让搜救人员在搜救过程中大量出汗,体能严重损耗,不少搜救人员受伤、虚脱。
中午12时许,与老人儿子儿媳商量后,让他们用新化方言喊话(之前用普通话喊话没有回应)。居然惊喜地得到老人回应,所有搜救人员马上往有回应的方向靠拢。
13时,老人的儿子在南竹山一处基本上没有路的地方发现了老人。只见老人全身赤裸、僵硬地躺在地上,身体发凉,反应迟钝。村民自发带着柴刀开路,搜救人员轮流背着老人下山。
15时30分,救护车及时赶到,马上将老人送往医院救治。而此时,因连续四天三夜坚持在搜救一线、总共只眯了四五个小时的黄惠民因中暑和过度劳累晕倒在地。
据悉,走失游客叫王在文,73岁,娄底新化人,8月2日来南岳旅游,在狮子岩处走散。“南岳区上至区委区政府领导,下至普通村民都非常重视游客的生命安全,把游客当亲人。”“特别感谢黄主席以及所有救援人员”……老人的儿子、女婿一个劲地表达感激之情。
“做梦都梦到自己还在山里搜救!”醒来后的黄惠民告诉记者,他认为自己这样做很值得,“让广大游客及百姓知道我们南岳是最安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