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坐落在南岳衡山紫盖峰下的禹晋果业基地,一树树金灿灿、密麻麻的黄桃压弯了枝头。十几个工人在黄桃林里或割草或摘桃或装箱,一个个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基地所在的南岳镇紫峰村海拔在300至600米之间,当地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近年来,全域旅游兴起,紫峰村探索“以农业促旅游、以旅游带农业”的特色产业和乡村振兴相结合的生态发展之路。基地负责人刘朝辉瞅准契机,在紫峰村租赁集体和农户自留地208亩,建立起黄桃、赣南脐橙、台湾乌梅、红心蜜柚的种植示范基地。
“基地一年四季有花有果,春季有花看,夏季有乌梅,秋季有黄桃,冬季有红心柚和脐橙……”刘朝辉告诉记者,今年是种植黄桃的第4年,预计产量10万斤以上,明年还会更多。基地总产值可达400余万元。
记者发现,黄桃树下、草丛中还活跃着1000多只“走地鸡”。“这是我们基地做的‘复合农业’。”刘朝辉介绍。鸡在果园里自由觅食,吃果树下的虫子、果子,鸡粪又成为果树的有机肥料。
“我与基地签订了长期的务工协议,每个月能收入3000元。”在基地务工的紫峰村贫困户李翠球告诉记者。像李翠球这样签订长期务工协议的有6户贫困户,该基地还吸纳了紫峰村23户127名贫困户加入,他们把家中的土地流转给基地,每年有一定的土地流转费用,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同时,在家门口的基地务工,全年还能再收入2万多元。
“等基地水果产量达到300万公斤以上,我们将配套发展企业罐头、果脯加工厂等配套产业,并自办休闲农庄,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当地农民由农业从业者向旅游业从业者方向发展。”刘朝辉说。
近年来,南岳区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了多个扶贫瓜果基地。据不完全统计,这些扶贫基地为800余名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贫困户除了土地流转费用,每年每户在家门口就可增收3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