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6月15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左家哺:
“愿把一生献给祖国的绿色事业”
  ■本报记者   许  珂

  【人物档案】

  左家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园林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领衔人,湖南省首批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专业带头人,全国第二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获得者。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23项,获得省(部)级各类科学技术与教育教学成果奖21项次,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176篇。

  从发现光叶云南含笑和秃叶润楠2个新种、提出数量分类学中结合线确定的t-检验法,到在植物群落学领域发现黄心夜合林、水丝梨林等5个新群落,填补了中国植被类型上的空白;从创立定量植物区系学到提出物种相对多度几何级数分布模型的新算法,38年,左家哺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农林事业,用一腔热血诠释了林业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左家哺告诉记者,从事定量植物区系学的研究工作,用“逼上梁山”四字来形容是再贴切不过的。 回忆30多年前的事,左家哺至今历历在目。

  1981年,当时还是中南林学院学生的左家哺在翻阅了 “Ecology”“Journal of Ecology”等权威学术期刊后发现,国外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期就有学者开始应用数学(值)方法研究植物群落问题,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了“狂热”时期。然而,在我国真正应用数学(值)方法研究植物群落问题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这与国外相比整整落后了五十余年。

  时间的差距就是水平的差距。

  “一个人总不能碌碌无为地过一生,活着就要干事。”贵州艰苦的工作环境磨炼了左家哺能吃苦、敢较真的性格,他决定将工作重心投向定量植物区系的研究。“当时,我从一些植物区系论著中知道一些不可忽视的事实,即经典的定性分析方法体系本身存在某些缺陷。马克思曾经指出,任何一门学科只有数学的介入才表明它真正的开始与发展。因此,寻求植物区系研究的新方法势在必行,这种新方法就是数值分析。”

  可对于左家哺来说,要想从事植物区系的研究工作,没有扎实的高等数学和植物分类基础,那只能是“空中楼阁”。

  于是,左家哺以贵州合笑属植物为例,一边利用休息时间自学模糊数学、群论、马尔科夫代数、图论、灰色数学、多元统计学等应用数学新分支;一边调查与收集贵州省内各地该属植物标本,通过信函形式或登门请教有关专家鉴定疑难标本。

  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实地勘察和论证,四年后,左家哺终于完成了贵州含笑属的分类研究(该成果获得了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并在专业刊物上发表了第一篇有关“植物区系的数值分析”的论文。此后,他还按照“植物区系的数值分析”一文的设想,陆续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了30多篇相关文章,SCI转载7篇,出版专著1部,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成果公布后获业内同行一致赞肯。

  采访中,左家哺告诉记者,与定性相比,植物区系数值分析(即定量植物区系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论文)的结果更加精准。目前,该论文的他引次数达到180次、下载600余次,引频次仅次于植物区系学泰斗吴征镒院士。

  “多年工作在林业科研和教学的一线岗位上,肩上扛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对‘林’的这份热爱,已浸入我的血液里。”左家哺说,他热爱这片土地,愿把一生献给祖国的绿色事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愿把一生献给祖国的绿色事业”
助力雅江村贫困户早日脱贫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报道
省督查组两次督查:零问题,零通报
150只土鸭不到一小时售完
我市本周前晴后雨
创建
“网上广交会”有新意更开放
保护古村落 让乡村活出灵魂
挂上“不文明单位”牌匾,猛药治痼疾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愿把一生献给祖国的绿色事业” 2020-06-15 2 2020年06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