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虾田收虾子,走路要特别注意,稍不留神就会踩死龙虾……”5月23日,大山村里的“虾老板”罗亮庆手脚并用、绘声绘色地向记者演示去虾田收虾的秘诀:脚后跟慢慢着地,前脚掌再轻轻踩进去,这样,脚下的虾子就有时间“逃命”,否则可能会被踩碎。
罗亮庆是衡南县三塘镇大山村人。他先后摆过夜宵摊,开过的士,搞过修理厂。2018年,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动员下,他回村投资上百万,流转了300亩土地建立“虾、稻”种养扶贫基地,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除了虾田租金分红,他还安排了8位贫困户务工,每人月工资2000元。
记者看到,龙虾田虽然像水塘,但周边都围了近1米高的网子防龙虾“逃亡”。与普通稻田不同的是,虾田田埂周边水很深,中间水浅,龙虾季过去后,中间的地就会种上优质稻。
“这种米我们叫虾稻米,有种天然的香味。因为有龙虾粪便做肥料,不需要化肥。一旦起虫了,可以灌水淹几个小时杀虫,基本上也不用打农药。价格比一般的米贵多了,可卖到6块钱一斤。”扶贫工作队员向记者介绍。
“这种虾稻米我已经申请了‘庆屈’商标,目前快过公示期了,应该不久可以批下来。”罗亮庆说,虽然有虾有稻,但他2019年却没赚到钱。原来,去年龙虾收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涨洪水,大部分龙虾随着水流“胜利大逃亡”。因此,去年底他又请来挖机施工,加高了堤坝。
问起小龙虾的销路,罗亮庆说:“销路很好,就是人太辛苦了。我每天凌晨2点多起床收虾,之后还要挑选大小,太小的扔回田里。然后凌晨4点钟赶到西园市场批发。”
罗亮庆回忆,今年是4月1日开始卖龙虾,多的时候一天能买1200斤以上。价格有起伏,现在批发价大的每斤能卖28元,中等的15元。
“衡阳是龙虾的纯流入地,估计西园市场每天流入衡阳的龙虾有几十吨甚至更多,大部分是外省的龙虾,所以看好衡阳的龙虾养殖业。”罗亮庆对未来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