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用好已有金融支持政策,适时出台新的政策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作为中央银行的派出机构,人行衡阳市中心支行将不折不扣落实好党中央、省委、市委及人民银行相关政策措施,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引导全市金融系统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为衡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找准工作发力点,全力支持重点产业项目建设
实体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助力,金融也只有融入实体经济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价值。全市金融机构要积极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作用,紧紧围绕衡阳市打造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最美地级市发展战略,聚焦高质量发展,全力支持衡阳市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强市。
当前,全市金融系统要重点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自2月份以来,人行衡阳市中支认真贯彻《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应对疫情支持实体经济稳健发展的政策意见》,运用“专项再贷款、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等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做好特殊时期“五专”信贷服务(专项信贷资源、专项绿色审批通道、专属信贷产品、专项利率优惠、专门考核机制)。目前已发放专项再贷款4.46亿元,引导金融机构为96家复工企业提供贷款8.6亿元,还有534家复工企业近60亿元融资需求正在落实。下一步,人行衡阳市中支将组织全市金融系统开展“金融暖春行动”,将普惠性的低成本资金投向受疫情影响的困难领域,全面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二是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重大项目往往涉及土建、安装、设备等多个领域,支持重大项目可以带动一大批需求,拉动整个产业。人行衡阳市中支将加强与发改、工信、商务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联动,继续推进地方征信平台,打造可控可信的中小企业金融信用体系,进一步推动政银企信息共享。推进落实制造业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和科技企业“奖贷联动”机制,引导信贷资金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经济新动能聚集领域,重点支持军民融合、服装纺织、新能源汽车、有色金属等千亿产业集群,为衡阳顺利实施“3215”重点项目推进计划和振兴实体经济“3311”工程提供金融支撑。
拓展业务增长点,全力支持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
受疫情影响,酒店餐饮、文化旅游等传统服务行业不免受到短期冲击,与此同时,“宅经济”“线上消费”“云端办公”等依托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新业态迅速崛起。全市金融机构要将金融服务触角延伸到“数字经济”“云端经济”等新兴产业,助力衡阳市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
全市金融机构要善于危中寻机,把握经济新业态、消费新模式带来的新机遇新市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要探索运用专项贷款、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方式,对5G网络、数据中心、云计算、智慧城市等新基建领域重点项目给予支持,培育壮大一批有技术、有市场、有前景的信息技术企业。要大力支持电商经济和物流行业,重点支持东阳渡综合物流产业园和云集空港物流园建设,积极培育国家5A级物流企业。同时,也要善于化危为机,支持医疗、旅游、餐饮等传统行业改造提升,推动生活性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要满足医院、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的融资需求,完善县级以下基层健康医疗设备设施,助力健康衡阳建设。要加大文化旅游、住宿餐饮等行业支持力度,支持南岳衡山旅游经济圈转型升级,支持梦东方旅游度假区、船山文化园、雨母山旅游景区等项目建设,支持发展夜间经济。要支持线下食品企业、餐饮企业发展线上经营,推动新零售业务加快发展,积极帮助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按下满工满产“快进键”。同时,还要通过消费信贷等方式,支持新型消费和消费复苏,促进衡阳消费市场提质扩容。
抓住脱贫关键点,全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近期,党中央、省委及市委相继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会议,全市金融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市委统一部署,全力以赴做好脱贫攻坚金融服务,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目前全市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的决胜阶段,这充分表明,衡阳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的历史交汇期。全市金融系统要认真落实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协同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一是要加大对春耕备耕的支持力度,开展金融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保障功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确保全市粮食生产安全。二是要进一步做实《普惠金融发展规划》,持续优化金融扶贫服务站、农村信用体系、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等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推动农村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做好接续减贫金融服务工作。三是要用好扶贫再贷款、支农再贷款等政策工具,进一步深化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乡村产业升级发展。重点围绕打造“中国油茶第一强市”、做大做强“三黄两茶”品牌、“一主一特”县域产业发展、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等目标,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
(作者系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