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星期六,是我到珠晖区粤汉街道机场社区任抗疫、复工复产联络员的第一天。这天恰逢全市公安工作会议召开,我完成市局会议宣传工作后立即赶往社区。
来到社区,在与大家相互介绍后,我给我们小团队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机场社区复工复产、防疫宣传小分队。
“电筒厂明天开工了,但防疫措施还没做到位。”工作人员向社区单书记报告,小分队决定去再次做工作,立马奔赴电筒厂。在与公司老板交流后,小分队队员立即与医院取得联系,预约了周一检测,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会自行做好隔离,等待检测结果再行复工复产。
在经过某居民小区时,看到有几个居民正聚在一起打牌,我便问小分队“老队员”:这种情况一般怎么处理?
“我们都会劝,可是效果不理想,要么不听,要么散了等会又打,不好管。”
出于“职责敏感性”,我还是走上前去劝说。但大家不以为然:“衡阳不是只有两个了么?”“对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全国现在每天增加很少了,怕什么?”
我解释:“你们说的没错,可是你们看电视也知道,虽然现在少了,但是战‘疫’并没有完全取得胜利,越是这个关键时期,越要注意,我们这里靠近火车站,万一有感染者和我们其中一个接触,那社区不就危险了?我们社区危险了那珠晖区甚至全市不就都危险了。”
听罢,大家连忙点头,并说“不打了,疫情没完全消除前都不打了。”
回到家中,已华灯初上。回想起自己第一天当“社区抗疫联络员”的点滴,虽然琐碎但却那么有意义……
欢迎广大防疫工作联络员向本报投稿,电话:18973419037,邮箱249391415@qq.com。征文要求:用第一人称“我”的方式讲述故事,900字左右;疫情防控工作照3—4张;个人职务介绍及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