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放寒假时,老师们都会布置寒假作业,让孩子们在欢度假期生活的同时,也收获了学习的乐趣。寒假作业,承载着一代代人的美好记忆。连日来,记者走访了老、中、青三代人,来听听他们讲述曾经做过的寒假作业是什么“模样”吧。
50后 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是动手劳动
说起寒假作业,今年67岁的贺清回忆儿时读书的经历,感慨万千:“在我们那个年代,基本上没什么作业。记得初中放寒假,学校里会布置刨草皮、填肥料等一类动手劳动的作业。到了大学放寒假时,老师要我们根据参加农村劳动的情况写调查报告。”
那时因为家里条件困难,贺清还和同学捡拾玻璃块、铁块等废品,在开学时送到废品站换补助生活的零钱。
70后 寒假作业里有用钢板刻的油印习题卷子
家住高新区的“70后”市民周洋说:“小学时候的寒假作业就是语文和数学练习册,每册40多页,寒假作业一发下来,我就赶在几天的时间里做完,这样就有充足的时间玩耍。老师还会布置日记,每篇日记的字数要求达到500字左右,日记主要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
周洋告诉记者,那时老师还会发一些用钢板刻的油印习题卷子给学生作为寒假作业的一部分。那些语文、数学、英语卷子一做下来,手掌上沾得黑乎乎的,满手都是浓浓的油墨味。
80后 有课外补习的记忆
在很多“80”后的记忆里,寒假作业是两个厚厚的大本子练习册和做不完的练习题。今年34岁的王晓君回忆:“小学放寒假,学校里发了两本《寒假园地》,一本语文,一本数学,拿回家放在那一直不写,就尽情地玩,等到快开学了,就只得“临时抱佛脚”加班赶作业……”
今年32岁的李刚,一提到寒假作业,就关不住话匣子:“读初中时作业做都做不完,学校发放的两本寒假练习册,又厚又重。老师还要发下学期的课本,让我们预习。到了高中寒假,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堆积如山的作业。那时大家围着高考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每门都有作业,一门比一门多。”今年33岁的王云芳告诉记者,初中寒假,父母给她报了课外补习班,整个寒假基本上由课外辅导班“填得满满”的。
当今学生 寒假重视社会实践能力
当今学生的寒假作业又是什么样子呢?近年来,随着各地教育部门减负力度越来越大,中小学校学业作业大大减少,负担少了,他们的寒假开始重视社会实践能力。
高新区一小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学校让孩子们准备“寒假实践作业”,鼓励孩子们走进大自然,用眼睛去捕捉自然中的美,用采摘的材料制作成精美的图画。学校将组织老师挑选作品,或以实物,或以图片进行展出。“这样一来,孩子们在假期里不会老宅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了,在和孩子一起制作的过程中,和孩子感情也更加融洽了。”
今年读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王锐告诉记者,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很特别,让他们做灯笼、写春联、写福字、剪窗花、画年画、还有给长辈制作祝福贺卡。“我喜欢画画,打算送一张自己画的年画给爸爸妈妈。”王锐说。
不过,也有不少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专门报名各式各样的冬令营、特训班。冯锋锋的母亲杨女士就为他报了语数两门培训班。杨女士告诉记者,“孩子期末成绩不太理想,给他报培训班,让他多学点知识,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以后考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