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市人大代表“进站”工作回眸
~~~——我市人大代表“进站”工作回眸
~~~——我市人大代表“进站”工作回眸
~~~——我市人大代表“进站”工作回眸
~~~——我市人大代表“进站”工作回眸
~~~——我市人大代表“进站”工作回眸
~~~——我市人大代表“进站”工作回眸
2020年01月02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我市人大代表“进站”工作回眸
  ■本报记者  邹  毅

  “有事找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能为咱们百姓代言!”一个个人大代表与群众热情互动的答询现场,一幕幕人大代表接待群众的温馨画面,真实地还原着我市人大代表走进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站,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工作状态。

  去年7月以来,全市共有24名市级领导参加了所在县(市)区代表团的代表小组活动,听取民声,助民解困,进一步密切了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为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市人大常委会去年7月印发了《关于组织市级领导干部中的市人大代表开展“走进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站、参加代表小组活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主题活动的通知》。

  各县(市)区按照要求,均建立了代表接待群众制度、为民服务活动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等。

  为了进一步配合市级领导中的市人大代表更好地参加代表小组活动,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站建设规程》,出台了《衡阳市人大代表小组编组原则》,在充分考虑代表的专业、特长和地域分布,对市、县、乡人大代表进行了重新编组。截至去年10月,全市982个代表小组共开展调研、视察、学习、走访、接待群众等活动569次,市级领导共参加活动28次,县级领导参加活动234次,共计接待群众1598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3859条,其中解决2982条。

  平台建设更加稳固  

  2014年,针对以往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多“文来文往”的情况,我市启动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站建设工作,在市、县、乡三级设立工作站232个,组织代表轮流入驻接待群众来访,使工作站成为代表在闭会期间依法履职、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场所。

  随着工作的开展,我市进一步加强代表工作站建设,使之覆盖到村(社区)一级,并明确每个工作站必须达到“有活动场所、有工作站牌、有办公设施、有代表信息、有工作制度、有管理台账、有工作人员、有工作经费”的标准。

  截至去年10月,全市共建成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站1320个,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站覆盖率达60%以上。其中达到“八有”标准的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站483个。去年以来,全市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站共接待群众20718人次,收集意见建议4721条,其中解决或基本解决的为3577条。

  创新机制更加务实

  去年8月23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建新以市人大代表身份参加代表小组活动,为全市人大代表树立了标杆。代表“进站”只是参加代表小组活动的一种方式。市人大常委会还充分利用其他各种平台,以“四大活动”为载体,组织代表参加专题调研、走访慰问,引导代表依法行权履职。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各代表小组组织代表深入调研,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成果。

  积极探索“企业家代表联村、领导干部代表保户、农民代表结对、人大工作者帮困、代表结对帮扶”模式,助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创建119个代表扶贫工作基地,探索多元化帮扶模式,辐射带动9351户33657人脱贫致富。

  认真组织开展“6·25为民服务日”活动,全市共筹集钱物2000余万元,收集群众意见1100余条,解决问题540余个。

  人大代表“进站”与群众面对面“无缝”交流,大大提高了履职能力,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人大代表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双向发力” 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创新发展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绘就一张分布图 就知哪里有白蚁
笔记本电脑失而复得
敢于给教材“挑刺”的孩子越多越好
根治“骚扰电话” 要斩断背后的“黑产链”
“落叶不扫”成景观 彰显城市美学信仰和治理能力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2020-01-02 2 2020年01月0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