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江南,副主任药师,1999年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中药学专业,一直在衡阳市中医医院工作,从事中药鉴别、中药炮制、中药制剂、临床药学等工作多年。2015年经考试,选拔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培养对象。
中药与食物的渊源、根源是相通的,也可以说许多食物即药物,两者间没有绝对的界线。
“药食同源”思想的最早缘起来源于《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曰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
在药食同源的理论基础上,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原理用到食物之中,认为食物也有“四性”和“五味”。
中医治病最主要的手段是中药和针灸。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可供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部分矿物质,因此,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是相同的。
有些东西,只能用来治病,就称为药物,有些东西只能作饮食之用,就称为饮食物。但其中的大部分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叫做药食两用。比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饴糖、花椒、蜂蜜等等。
药食同源的渊源以及发展,“药以祛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采集野果、种籽、植物根茎果腹,才有区分对人有易或者有害动植物的初步认识;氏族社会:神农尝百草,才有医药;夏商周时期:农耕技术进步,有了谷物,发明了酿酒,从此与医疗结下不解之缘。故有《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周代的《周礼·天官》更把宫廷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食品的药用价值,最早记载食品药用的经典医著:《黄帝内经》半夏秫(shú)米汤,其中秫米即是薏米;《神农本草经》将药品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中品多是补养的药物;《伤寒论》113方中广泛使用既是食品,又作药用的有:大枣、甘草、茯苓、梗米、葱白、生姜、干姜、五味子、阿胶、土瓜根、蜂蜜;《金匮要略》262方剂中除应用上述药物外,更有羊肉、猪油等。
药膳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
“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又在享受中,使其身体得到滋补,疾病得到治疗。
中国医学发展过程中首重预防,而预防之道在于遵循自然治疗之原则,因此食疗须求其所宜,其所忌,且中医治病相当重视“对症下药”,所以在选择适当的中药进行食补前应先了解体质,才不至选择偏差太多,反而失去其意义。
■常用“药食同源”中药简介
莲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湖南、福建、湖北等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莲房,取出果实,除去果皮,干燥。以个大饱满者为佳。甘、涩,平。归脾、肾、心经。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泄泻,带下,遗精,心悸失眠。
莲子糕,取莲子肉、糯米(或大米)各200克,炒香;茯苓100克去皮,共研为细粉末。另取白糖适量,一同拌匀,加水使之成泥状,蒸熟,待冷却后压平切块即成。主要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化、大便稀溏。
莲子红枣汤,取莲藕两大节,去皮切块,洗净沥干;红枣200克、莲子100克用水浸泡至软后捞起;将藕块和红枣、莲子加冰糖适量,水煮1.5小时即成。可补血润肤。是长期疲劳、消耗精神过度的药补食品。
莲子心,本品为莲的成熟种子中的干燥幼叶及胚根。苦,寒。归心、肾经。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用于热入心包,神昏谵语,心肾不交,失眠遗精,血热吐血。
莲子心茶,取莲子心适量,泡茶服用。有清火作用,另有降血压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并有燥热症状者。
莲须,固肾涩精。用于遗精滑精,带下,尿频。
莲房,化瘀止血。用于崩漏,尿血,痔疮出血,产后瘀阻,恶露不尽。
荷叶,清暑化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
藕节,收敛止血,化瘀。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
芫荽,别名香菜,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芫荽的干燥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辛,温。归肺、脾经。主治发表透疹,和胃。用于麻疹不透,消化不良。芫荽性温,因热毒雍盛而非风寒外来所致的疹出不透者忌食;小儿麻疹已经透发后即不能食用;患有癌症、慢性皮肤病和眼病、气虚体弱和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之人不宜多食。本品为药食同源植物,是人们熟悉的提味蔬菜。鲜品味郁香,是汤、饮中的佐料,多用于做凉拌菜佐料,或烫料、面类菜中提味用。
葛根,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主产于河南、湖南、浙江、四川。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以质地疏松、切面纤维性强者为佳。甘、辛,凉。归脾、胃、肺经。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
粉葛,甘葛藤的干燥根,功能与主治同葛根。葛根(野葛)与粉葛的植物来源不同,所含成分及性状也有差异。葛根(野葛)的葛根素含量高,质地疏松、切面纤维性强,只供药用;粉葛的葛根素含量较前者低,淀粉含量高,粉性足,一般多用于食用,也可药用。
生姜,本品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广东、广西,湖南亦产。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用时切厚片,以质嫩者为佳。辛,微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用于阳虚失血,吐衄崩漏,脾胃虚寒,腹痛吐泻。
姜皮,行水消肿。用于皮肤水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