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衡阳市人社局在本报《人社周刊》公开通报了一批全市A级劳动保障诚信单位和C级劳动保障失信单位。看过通报内容,笔者感慨万端,直觉“不吐不快”。
通报指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经综合评审并向社会公开征信”,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衡阳分公司、湖南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衡阳市分公司、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衡阳石油分公司、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湖南省第一测绘院、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衡阳供电分公司、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衡阳市分公司、湖南省湘衡盐化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特变电工集团衡阳电气分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衡阳市分公司11家用人单位,获评为A级劳动保障诚信单位;而衡阳丰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埔莉思中西茶餐厅、蓝山创想世纪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湖南鸿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湖南壹帆纸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先一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春天里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木北护肤造型中心、湖南松木电器有限责任公司9家用人单位,则被列为C级劳动保障失信单位。
临近岁末,农民工工资支付即将迎来高峰期,治欠保支工作也已进入攻坚期。在这个关键节点上,市人社部门发出这个通报,向全社会公开郑重表明:表彰守法诚信单位,警示违法失信单位。此举无疑是加强劳动保障诚信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重要一招,更有利于推动全市“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的顺利展开,直到全面打赢根治欠薪攻坚仗。
治理违法欠薪特别是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人社等相关部门一直在努力行动,不仅定期组织开展专项行动为农民工“讨薪”,更致力于用制度化、法治化手段来根治欠薪顽疾。
特别是今年12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草案)》,明确了用人单位主体责任、政府属地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要求按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规定建设单位未满足施工所需资金安排的,不得开工建设或颁发施工许可证;建立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对拒不支付拖欠工资的,可依法申请强制执行;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从中不难看出,如今,治理违法欠薪的各项制度举措越来越细密,也越来越严厉,就是为了织密织牢“农民工工资保障网”,有效实现从“治理”到“根治”的跨越。
至于上述通报中提及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其实已在我国全面推行近3年。考虑到部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不太清楚,笔者不妨赘言。
根据人社部印发、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办法》,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划分为A级、B级和C级。具体划分标准为:企业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未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查处的,评为A级;企业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查处,但不属于C级所列情形的,评为B级;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即属于C级: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查处三次以上(含三次)的;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或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因使用童工、强迫劳动等严重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查处的;拒不履行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行政处理决定或者行政处罚决定的;无理抗拒、阻挠人社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办法》同时明确了对三类企业相应的激励和惩戒措施。对于被评为A级的企业,人社部门将适当减少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视检查频次;对于被评为B级的企业,适当增加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视检查频次,督促其尽快改正违法行为;对于被评为C级的企业,将列入劳动保障监察重点对象,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视检查。同时,人社部门将对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进行约谈,敦促其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
《办法》还规定,人社部门应当与工商、金融、住房城乡建设、税务等部门和工会组织建立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对企业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据此,守法信用单位将更好地获得参加政府采购活动、补贴性资金和社会保障资金支持、优惠性政策认定、日常监管检查、参评文明单位等方面的“绿灯”或褒奖,而违法失信单位则将相应地受到众多方面的限制或惩处,使其“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守信绿色通道,失信寸步难行。”如是说来,获评A级诚信单位的企业,当再接再厉,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获评B级或被列入C级失信单位的企业,应闻过即改,严格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争取早日“晋级”“脱帽”。人社等相关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诚信等级评价”这一“指挥棒”的作用,共同努力,多管齐下,切实维护好各类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包括“劳有所得”在内的各项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