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衡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掠影
2019年12月12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档升级 华丽转身
—— 衡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掠影
县委书记尹培国(前排左二),县委副书记、县长蒋青(左一)在衡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调研
嘉力机械全自动机械臂操作平台
金裕环保科技自动化生产车间
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
包装车间
嘉力机械模具生产
金昌生物油茶产品展示
  ■文/本报记者  刘思远  特约记者  夏建军  通讯员  杨剑  实习生  易歆   图/本报记者  周琪

  近年来,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衡山县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全县工业经济逆势上扬。

  作为项目建设的“主阵地”,衡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过加快平台建设“提档升级”,实现“华丽转身”,为工业经济稳增长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检索近年来衡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脉络,“倍增计划”、承接产业转移、科技支撑、政务服务成为四大关键词。

  轻装上阵

  “倍增计划”叩开集约发展之门

  走进湖南金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展厅,里面除了传统的茶油,还摆放了各种膏霜、按摩油、茶油膏、手工皂、洗发水等护肤、洗涤产品上百种。据悉,这些产品都是由油茶深加工而成。

  金昌生物负责人许国伟告诉记者,公司2010年落户衡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最开始只生产单一的茶油。在开发区的引导下,公司决定转型,从茶麸提炼茶皂素生产化妆品开始,进而开发全系日化产品。

  去年,金昌生物被衡山县列入“倍增计划”试点企业,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半年,公司与长沙玉润金明合作开发“华宫雪”系列洗头粉、沐浴粉等产品,仅4个月就卖了30万瓶,今年预计可达到8000万元销售额。

  从当初年产值300万元不到,到现在年产值上亿元,产品也从单一的茶油衍生成为上百种产品……金昌生物的成功转型,为“倍增计划”写下了华丽注脚。

  近年来,衡山县新型工业化推进不断取得实效,另一方面,产业层次不高、空间资源紧缺等问题也日渐突出。同时,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的规模有限,“繁星”满天“月亮”不多,一直是衡山与其他经济强县“较量”的“痛点”。

  去年开始,该县实施“倍增计划”,即在不增加用地或少增加用地的前提下,力促现有工业企业实现规模与效益倍增,通过狠抓存量提升、增量优化,走高效集约发展道路。

  作为衡山县工业转型发展的“主战场”,位于衡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金昌生物、佳诚新材、嘉力机械等13家企业被列为试点企业。

  为使企业“轻装上阵”,衡山在要素保障、资金扶持等方面出台配套政策措施,重点加大对试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企业走访调研,现场为企业解决问题,不少企业实现了高速发展。

  嘉力机械在201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8亿元的基础上,去年下半年投资近亿元完成项目二期建设,产能扩大了一倍。此外,佳诚二期、皕成二期、恒信二期、怡宝二期、新金龙二期等也陆续建成投产,冠力二期、恒岳钢构二期正在启动建设,整个开发区形成了企业发展的“二期现象”。据统计,这些企业二期去年为开发区增加产值10亿元以上。

  乘势而上

  筑起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1月12日,中国中部第二届电子新材料高峰论坛在衡山县举行,吸引了华为、联想、OPPO、富士康、比亚迪等电子新材料产业链企业、行业协会、合作院校代表400余人参加。

  本届论坛之所以在衡山县举办,与一个名叫佳诚新材的公司是分不开的。

  该公司落户衡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年来,迅速发展壮大,先后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小巨人企业”“湖南省战略新兴产业认定”等荣誉。佳诚二期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到15亿元,将打造成国内产能最大的OCA光学胶生产基地。

  同时,由佳诚新材发起成立的中华电子新材料联盟成员达500余家,包括手机、电视终端、液晶显示屏、背光模组等一线品牌及产业链,打通了从研发、产业化、市场化到资本化等相关链条。

  在衡山县以及佳诚新材的诚挚邀请下,本届论坛期间,友联亨达光电、膜将军电子科技、南旭新材等13家新材料产业企业现场签约入驻衡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近年来,借着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东风,衡山县以开放的胸襟、清醒的头脑、昂扬的姿态主动承接。县委书记尹培国,县委副书记、县长蒋青等主要领导身先士卒,主动“走出去”寻找商机,先后赴深圳、广州、佛山等地考察、招商。

  同时,该县还多次举办“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恳谈会,吸引衡山籍企业家回乡创业;深入实施优化大环境行动,深化亲清政商关系,加强对接合作,一对一开展企业联手帮扶,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2018年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开放的衡山,正在不断吸引外资的关注。开发区招商部负责人彭炜告诉记者,如今,平均每周都有1—2拨客商来开发区考察。前不久,又有3家企业与开发区初步达成投资意向,涉及生产手机玻璃、触控屏以及新能源电池,计划投资8亿元在开发区落户建厂,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超20亿元。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开发区围绕龙头企业有针对性的补齐补强产业链,目前已形成了以衡山齿轮、嘉力机械等为重点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以佳诚新材等为龙头的电子新材料产业;以新金龙纸业等为代表的循环经济产业三大支柱产业。其中,电子新材料的目标是5年内做成百亿产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也有望在5年内产值超百亿。

  创新驱动

  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洼地”

  “铁臂”林立,工人零星。翻转、回旋、抓取、放下……650摄氏度高温下,机器人“铁臂”动作自如,流程堪称“稳准快”。

  这不是科幻大片中的场景,而是嘉力机械Avalon泵体生产线的真实一幕。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这条生产线投资1700多万元,是今年上半年新上马的,生产的泵体用于美国康明思汽车。“整条生产线共有9台全自动机器人,不仅24小时不间断作业,而且误差不超过0.00001um,工人只需要负责上下料就行了。”

  走进衡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科技、智能化等创新元素渗透进每件产品中,生产各种高新技术产品的“高新”企业分秒必争干劲十足,成为推动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金裕环保科技是一家专门生产金属表面处理材料、漆雾水处理剂等产品的高科技企业。记者身处车间,竟然闻不到一丝刺鼻的化工气味,也没有听到轰隆隆的车间噪音。

  公司负责人桂成芳告诉记者,眼前这条年产3万吨的全自动无磷纳米陶化剂生产线是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由于原材料环保、车间密封无尘,再加上规范管理,整个车间基本做到了无尘、低噪、无异味。目前,该公司已完成投资2.5亿元,全部达产可实现年产5万吨,产值超5亿元,利税逾5000万元。

  一个个创新项目的开花结果,得益于衡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一直以来,开发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加快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完善创新体系,着力集聚创新要素,园区科技创新工作亮点纷呈:

  ——金裕环保科技不仅一次性投资2200万元兴建科研楼,还每年拿出利润的6%—8%作为研发投入,在创建自主科研团队的基础上,公司还与湖南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工程学院等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

  ——金昌生物正在向市科技部门申报《茶皂素的提纯及全系日化产品的开发利用》项目,并计划明年与华南理工合作,建设全国首家专业的油茶日化研究所;

  ——佳诚新材新建成的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获得省科技厅新兴关键共性技术项目认定,正在申报国家级行业技术中心及省重点实验室;

  ……

  截至目前,衡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有14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居全市省级工业园区前列。

  优化环境

  为企业提供全程“母亲式”服务

  12月2日,在衡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衡山齿轮二期工程、杉燕机械二期工程的项目建设工地上,记者于机器轰鸣声中看到,运输车、忙碌的建设者组成了一幅幅生机盎然的图画。据了解,目前正是施工旺季,开发区内像这样如火如荼的项目工地还有10多个。

  机遇一次次选择衡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绝非偶然。

  这里的引力何在?答案其实很简单,首先这里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京广高速、武广高铁、107国道以及湘江水道近在咫尺;其次,临近县城,背靠南岳,对接长株潭,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同时,衡山县创新顶层设计,对经开区的重点项目实行县领导分点承包责任制,所有的县级领导都有自己的“责任田”,开展“联手帮扶”。

  “围墙内的事企业做主,围墙外的事政府包干。”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袁晓斌告诉记者,通过“大走访”“企业服务年”等活动,管委会对入园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小到用水、用电,大到国土办证、环评,都有专人对接、全程代办。

  飞扬齿轮负责人阳小林告诉记者,在开发区的“母亲式”服务下,公司从签约到项目动工仅用时4个月,6个月后就建成投产了。同时,该县还专门建立了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制,积极为项目推进“解难”。目前,公司已完 成投资近6000万元,年产值近亿元。“现在每月都要完成七八百万订单,做都做不赢。”

  企业发展壮大,最担心缺“地”。为此,开发区在征地工作中把当前项目用地与今后土地储备相结合,实行一次性征地,分期开发建设,目前已完成工业用地征地2000余亩,城市建设用地征地3000余亩,为土地储备奠定了基础。

  为提升承载能力,开发区近年来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3亿元。目前,水、电、气、讯、宽带等配套设施已全部到位;完成15公里主干道路建设以及3条主道、延伸线的绿化、亮化,形成“五纵七横”的交通网络。

  很多企业在入驻之前,都进行过较长时段的“秘密”调查,而开发区之所以能在不知情的状态下接受检验,正是因为长期以来各方面细化工作,让企业任何时候都能感受到政策磁力、保障给力、服务张力。如今,这些企业都很快融入本土,讲起“衡山话”,当上衡山人,成为与大家共享发展、分享幸福的衡山一员。

  今年1—10月,衡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79.04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达15%;实现税收2.09亿元,同比增长12.3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提档升级 华丽转身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提档升级 华丽转身 2019-12-12 2 2019年12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