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组对该基地建设的思路和亮点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衡阳会议”对于全国中医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作为“衡阳会议”发源地的市中医医院能利用好这一得天独厚、独一无二的资源,建设主题公园、展览馆以纪念“衡阳会议”,这为记录中医历史、传承中医精神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很新颖,有意义,有创新。
据市中医医院院长王诚喜介绍,该院在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具体工作,一是内涵建设有特色、有亮点,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衡阳会议画册制作精美,展馆内有一定数量的展品、图片及文化产品,医院网站、公众号中医药文化突出。二是场地设施达到标准要求,有供大众互动体验的展品。三是展馆每年开放240天以上,接待人数达10万多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受到了各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四是基地有稳定的经费投入和专职管理人员,志愿者队伍有30余人,在基地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播上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五是有较好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能将全国性的大型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中医中药中国行)、当地重大宣传教育活动(“船山故里·国学飘香”石鼓书院大讲坛)与医院的中医药特色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有新意、有实效、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
在肯定基地成绩的同时,专家组也就基地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一是对“衡阳会议”的内涵要继续深度挖掘,以更详实的素材再现“衡阳会议”当年的盛况及1982年以来中医药发展的成就;规划蓝图要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展示手段要更丰富、更有层次。二是展馆要进一步丰富展品,根据医院实际,适度扩大展馆面积,展示的内容要突出主题,文化长廊要更亲民。三是医院特色优势要进一步彰显,对医德医风、名医名家学术经验传承要深度提炼,形成中医办院“衡阳模式”的典型示范意义。四是基地文化产品要进一步开发,要多提供一些与参观者互动的产品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