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衡阳市政协成立7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曾在那里工作成长,如今远在他乡的“政协人”,对衡阳市政协,对那段无比珍贵的经历,充满敬仰、感恩和怀念。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敬仰,是我对政协要吐露的第一句心声。在衡阳市政协工作的三年时光里,我对人民政协基本制度的重要性、优越性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它其实就浓缩在衡阳市政协主席廖炎秋曾经提过的一句话里“政协,就是协政”,拓展开来就是“想党政所想、急群众所急、谋发展所需”。回望过去几年,衡阳市政协连续三年成功举办“衡州经济发展论坛”、创新建立衡阳市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智库、大力开展委员“三个一”扶贫行动、每年聚力开展一批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尽快形成产业效能”等重大专题协商,每一件都成效斐然,每一件都影响深远,对衡阳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队伍培养、城市形象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有幸参与其中的“政协人”,作为一名亲身感受其显著成效的雁城市民,我深深敬仰,由衷感佩。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感恩,是我对衡阳政协最真挚朴素的情感。这份情感,来源于市政协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友谊和工作的锻炼,根植于在政协工作中的所学所获。认真勤奋,是我在市政协的最大收获,也是我努力践行用以回馈工作的具体行动。犹记得,每年全会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廖炎秋主席都要召开6次以上的征求意见座谈会,亲自斟酌修改10余稿,严谨的作风、敬业的精神和独具魅力的文笔让我们由衷敬服;犹记得,连续三年筹办“衡州经济发展论坛”,组委会办公室连续加班多个周末,奋战到深夜的点点滴滴;犹记得,筹备换届之年的十二届一次会议,我们政秘科一班“新人”夙夜在公,连续在办公室半个月的“寄宿”生活。那个认真、那种勤奋和那份坚持,是衡阳市政协给予我的最宝贵财富,也是激励我务实工作、奋勇向前的动力源泉,我无比感激。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如今,虽然已远赴他乡工作,但我心中始终保有纯朴的“政协情结”。无论在哪里工作,我都牢记着衡阳市政协教给我的严谨认真、谦虚勤奋的品格,努力保持“政协人”讲大局、重团结、敢担当的作风,并以此勉励自己行稳致远。
不忘来时路,阔步新征程。在衡阳市政协成立70周年之际,我为自己曾是一名“政协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也对衡阳市政协不断谱写新的篇章充满期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相信并祝福,衡阳政协明天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