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公安部征求意见拟推新规:允许跨省异地处理非现场交通违法~~~
公安部征求意见拟推新规:允许跨省异地处理非现场交通违法~~~
公安部征求意见拟推新规:允许跨省异地处理非现场交通违法~~~
公安部征求意见拟推新规:允许跨省异地处理非现场交通违法~~~
公安部征求意见拟推新规:允许跨省异地处理非现场交通违法~~~
公安部征求意见拟推新规:允许跨省异地处理非现场交通违法~~~
公安部征求意见拟推新规:允许跨省异地处理非现场交通违法~~~
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安部征求意见拟推新规:允许跨省异地处理非现场交通违法
公众拍照举报 可作处罚证据
  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正在网上征求意见,允许跨省份异地处理非现场交通违法、当日将违法信息向社会提供查询、公众拍照举报信息可作为处罚证据等成为亮点。

  根据公安部公布的征求意见稿,允许“跨省异地处理非现场交通违法”,方便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驾驶人及时、就近处理交通违法,避免往返违法行为发生地。

  具体为当事人明确接受异地处理的,处理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协助违法行为发生地公安交管部门调查违法事实、代为送达法律文书、代为履行处罚告知程序,由违法行为发生地公安交管部门按照发生地标准作出处罚决定。

  征求意见稿中,将违法信息审核录入时限由原10个工作日缩减至5个工作日,将违法信息向社会提供查询的期限由录入后3日改为录入后当日,提高向社会提供查询的及时性。增加了电子送达和公告送达程序,明确电子送达方式包括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电子邮件、移动通信等能够确认受送达人收悉的方式。

  对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告知违法行为信息、通知在规定期限接受处理,当事人未主动接受处理的,通过邮寄送达、电子送达、公告送达等方式告知拟作出的行政处罚事实、理由、依据和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后,当事人未提出异议、未进行陈述申辩的,可以直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征求意见稿还新增了“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违法行为照片或者视频等资料,经查证属实的,可以作为处罚的证据”“对群众举报的违法行为照片、视频资料的审核录入要求,参照本规定执行”的内容。以后碰到遮挡号牌、压实线变道、驾驶机动车逆行、违反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等情况,公众可以拍照举报,而举报信息可作为处罚证据了。

  征求意见稿还提出,对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的违法行为信息,能确定实际驾驶人的,公安交管部门还可以将该违法行为记录在“实际驾驶人”的名下。

  公众有关意见建议可以通过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公安部网站在线提出,或于11月27日前发电子邮件到gabjgjfzc@126.com。

  (据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公众拍照举报 可作处罚证据
65位顶尖科学家上海“论剑”
2020版熊猫金银 纪念币今日发行
关于要求杨辉同志限期回单位上班的公告
土地处置公告
临时检修停电预告
下列证件 声明作废
衡阳日报版面七A07公众拍照举报 可作处罚证据 2019-10-30 2 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