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下午,2019“王船山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湖南高铁学院分论坛(文化思想类)在该院举行,来自国内外近30位专家学者围绕“王船山文化思想研究”课题深入交流探讨。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宋智富主持论坛活动,省社科联副主席戴树源参加论坛活动,湖南高铁学院党委书记刘一华致欢迎词。
此次分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学者济济一堂,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船山文化思想,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大家进行分享。
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郑任钊、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佐藤錬太郎从道德方向切入,归结到一种秩序,即思想的秩序和社会的秩序。但两者阐述角度不同,郑任钊从“经”的角度归结到了社会,归结到了“经”本身所展现的道德;佐藤錬太郎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待“经”,告诉大家“社会道德法则是如何形成的”。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任美衡从美学角度谈王船山对诗、诗学,包括势、意、境、情等文学史上一些重要概念的研究,揭示出船山文化思想在诗学、美学等方面是如何产生深远影响的,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船山文化思想研究的不足。
浙江大学教授李明友研究船山文化思想的角度很特别,从“质测之学”角度,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科学角度,关注了王船山先生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知。
湖湘儒学高等研究中心理事长黄守愚从夷夏之辨的角度,诠释了王船山如何阐述夷、夏、中国的复杂内涵。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杨志刚、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院研究生刘遥阳都是从“孝”的角度研究船山文化思想。他们的研究认为,“孝”是齐家治国之根本,体现了从家到国的跨越;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曾威则从英译这个角度切入,觉得对外传播船山文化思想,可以彰显我国的文化实力。
专家学者把王船山与古代文化名人做了横向或纵向的比较,从时代特点来展现王船山文化思想特色,注重王船山在他那个时代如何思考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如何紧扣时代脉搏来探索客观世界的规律,展示了王船山起到的思想启蒙作用。他们认为,船山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它不仅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具有“苟日新,日日新”的当代价值,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极思维成果和共同价值追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今时代,船山文化思想愈加显示出其非凡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解扬在点评中说,文化资源是文化自信的基础。要建立文化自信,就要挖掘历史上哲学家的思想。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王船山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思想,我们要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继续深入拓展船山文化思想研究,彰显并扩大王船山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和国际影响。
“船山文化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宋智富在总结讲话中说,船山先生是湖湘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船山文化精神中的以坚贞之遗臣所体现的民族气节、集豪杰与圣贤一体的人格理想、即事穷理经世致用的求实精神延续至今,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湖湘大地的文人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