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9月25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苏清军:从贫困户到“乌鸡司令”
  ■本报记者  聂山人

  养殖800余只乌鸡,出售鸡蛋,还承包近8亩鱼塘,放养草鱼……现在的苏清军是衡南县栗江镇里鱼村的“乌鸡司令”。他不等不靠,凭借踏实勤劳的精神,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而早些年的他却是村里“一穷二白”的贫困户。

  因为身体多重残疾,又无任何技术傍身,苏清军原来一直在广州捡垃圾谋生。每天走街串巷,日晒雨淋,忍饥挨饿,在各个垃圾堆里翻找出可以回收利用的废品,还因肢体残疾,行动不便,经常遭受“同行”的白眼与排挤。“当时真的过得很艰难,几度心灰意冷,感觉日子没有什么盼头。”回忆起曾经的艰难岁月,苏清军感触颇深。

  “我们了解到苏清军在外居无定所,生活也得不到保障,就劝他回村里来。”时任栗江镇党委副书记的吴传望介绍。2018年,苏清军拖着疲惫的身心回到了家乡,在危房改造的政策扶持及亲友的帮助下,建起了60平方米的平房,终于有了安身之处,加上政府的残疾补贴和低保,苏清军觉得“安逸”不少。

  在村支书和帮扶干部的耐心劝导下,苏清军燃起脱贫致富信心,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购置书籍学习、参加衡南县残联举办的残疾人阳光增收培训、到周边村养殖基地参观,苏清军萌生了发展乌鸡养殖的想法。搭建养鸡棚、购买鸡苗,前期投入需要2万元左右,这个“巨额”数字让他犯了难。帮扶干部了解情况后,决定通过申请小额信贷帮助苏清军筹集资金。但申请小额信贷需要走程序,一下子不能放款,而前期准备工作又是当务之急,吴传望便私人借1万元给他搭建养鸡大棚,待银行放款到位后再归还。

  经过努力,苏清军养殖的800多只乌鸡现在每只已有0.75公斤重,日均可产蛋300—400枚,日均纯收入150至200元。“现在我每天过得充实又快乐,清早起来清理鸡舍,然后割两担鱼草放到塘里,水塘近8亩,年初放了几百尾草鱼,现在平均都有2公斤左右。估计今年养鸡和鱼塘纯收入3万元左右。”

  为扩大生产规模、巩固脱贫成果,苏清军想为鸡舍增设遮荫棚,并在家周边加种一些油茶树。衡南县残联核实情况后,决定从2019年残疾人创业扶持项目中为苏清军解决创业扶持资金1.5万元。县残联负责人说:“我们一直在进行跟踪服务,给予残疾人更多的帮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查厨房卫生 看进货凭证
“学习强国”知识竞赛 决出一批“学霸”
苏清军:从贫困户到“乌鸡司令”
唱出幸福生活 舞出发展新姿
抗洪救灾募捐 暨2019年“慈善一日捐”光荣榜(第六期)
正视问题 对标整改
推进地市协同 实现互利共赢
情钟政协总是缘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苏清军:从贫困户到“乌鸡司令” 2019-09-25 2 2019年09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