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9月02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呵护善意善举 破解“扶老”困局
  ■魏  姗

  8月25日下午,一场暴风雨突然袭来,一位老人倒在衡钢社区马路上。附近一名电动车司机见状赶来,毫不犹豫地将老人抱起,转移至安全地带。事后,当被问及为何敢去扶摔倒的老人时,他回答道:“看到老人躺在滚烫的地上很可怜,我就去扶了,根本没想那么多。”(详见8月29日《衡阳日报》)

  近年来,由于“扶老人反被讹”的新闻时有出现,致使不少人会大发感慨“扶老人有风险,做好事需谨慎”。事实上,一旦扶人的风险被无限放大,“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渐成常态时,我们恐怕只会更痛心、更寒心。因此,我们必须及时止损,纠正这种极不正常的社会风气。

  首先,要细心呵护每一份善意善举。“一千个‘不做’的理由,也抵不上一丝‘做’的勇气”。作为一位的合格公民,不能因为看了“扶人被讹”的新闻就被吓到,而畏首畏尾了,遇到弱者需要帮助时,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该出手时就出手。这名普通的电动车司机,用自己的“暖心一抱”,扶住了一些人心中“摔倒的道德”,暖化了“老人扶不扶”的道德壁垒。我们感动和点赞,是因为他的善意和善行,值得我们竭力呵护,需要我们温柔以待。唯如此,才能引导更多的人追求行善积德,整个社会才会更和谐、更美好。

  与此同时,这次发生的“暖心一抱”也有力地表明了,“扶老人”的风险,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诚然,“扶老人”有时可能会冒些风险,但这种风险是可控的,“旁观者”“键盘侠”不应盲目夸大放大。无论是“清者自清”的不变道理,还是事发现场的目击证人、监控视频,都能成为力证扶人者清白的完整证据链。更何况,随着“扶老人风险基金”等举措的推出,越来越多的助人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已成事实,这些都有助于扶危济困、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在新时期正常生长和发扬光大。

  某种意义上,扶老人,扶的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尊老敬老、孝顺长辈的道德传承。我们之所以努力破解当前的“扶老”困局,也是在为每一个终将老去的自己“留一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石鼓书院昨免费开放 1000名游客首日“尝鲜”
衡阳茶叶公用品牌 “南岳云雾”正式发布
多部门齐心护航 南岳祈福活动安全有序
呵护善意善举 破解“扶老”困局
无影灯下的民生情怀
主次干道卫生大整治 4天清运垃圾110吨
“邮政+今托管”助力教育扶贫
八旬老人乘车迷路 公交司机助其回家
武国水:“从身边小事做起,让世间充满爱”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呵护善意善举 破解“扶老”困局 2019-09-02 2 2019年09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