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杜西村的第一个集体经济项目,杜西村养殖产业扶贫基地计划占地15亩,计划养殖山羊1000头,山地鸡1000羽等。目前,已建成的山羊养殖基地占地5亩,采取“基地+贫困户+合作社”的模式,引导贫困户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形式入股,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当股东,预计村集体经济每年可达54000元,贫困户平均每户每年增收近千元。
“产业扶贫才是增强脱贫内生动力的关键因子,希望这批南江黄羊能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衡阳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肖立建表示,下一步将以养殖产业扶贫基地为示范点,辐射带动杜西村山羊养殖、白沙黄牛养殖规模化发展。
据了解,自2018年6月,衡阳日报社扶贫工作队驻村以后,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创新消费扶贫、产业扶贫模式,帮助贫困户提高“自我造血”功能。截至目前,引进了甜高粱种植产业项目及红薯产业发展项目等;连续举办两届黄花梨采摘节,为贫困户开通我市三德利水果批发市场青梨销售专用渠道,让特色产业为贫困户铺就脱贫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