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梦想到现实,从第一篇处女作的发表到部队专职新闻报道员,从普通记者到主任记者,我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衡阳日报》。
处女作发表在《衡阳日报》
我相信缘分,从小就与《衡阳日报》有着不解之缘。
我从小就酷爱写作,作文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班上宣讲。上初中时,我是学校的活跃分子,不仅是班长、团支部书记,还是学校学生会、团委干部。当时学校团委书记毛经文很有才华,经常有文章在各类刊物上发表。每次看到他发表文章我就羡慕不已,心想要是自己的文章有一天也能变成铅字那该多好,哪怕是小小的“豆腐块”也行。毛老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也看到了我的写作特长,有意识地引导我写新闻稿。可每次稿子投出去都石沉大海。毛老师一直鼓励我不要放弃。
1990年9月30日清晨,两名学生起床跑步,因当时天还没亮,两人相向而行,头部相撞,致使1名学生死亡。我当时便写了一篇简短的新闻稿寄往报社。那时候没有快递,只能靠邮寄,传递速度比较慢。10月16日,《衡阳日报》头版刊登了这篇简讯,虽然只有寥寥百余字,但这篇简讯的发表给了我莫大的鼓舞,从此以后,我写新闻稿的兴趣更浓了,稿子也逐渐在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湖南妇女报》《年轻人》《衡阳日报》等媒体采用。
衡阳报人鼓励我多写好文章
1991年,我入伍来到武警四川总队涪陵地区支队服役。新兵连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反映新兵训练的文章寄往《人民武警报》,没想到一炮打响,文章很快在《人民武警报》显著位置刊登。要知道当时一个支队每年能在《人民武警报》上个“豆腐块”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而我一个新兵就在显著位置发表了近千字的文章,这在涪陵支队史无前例。因为这篇文章也反映了新兵训练中的一些问题,个别领导认为我是“刺头兵”,新训结束时,我原本以为会分到政治处担任新闻报道员,最后被分到司令部做打字员。
尽管未能如愿,但我依然没有放弃写作,工作之余我积极向外投稿,稿子也陆续被《四川日报》《蜀报》《涪陵日报》等媒体采用。我凭借出色表现终于赢得了部队领导的认可,1993年,我正式调到政治处任专职新闻报道员,并配了一台相机。
同年,我《涪陵日报》上看到一篇题为《火车好坐,衡阳好过》(大概是这样的标题)的文章,署名丁小平、李检生。丁小平当时是衡阳日报社的总编辑,虽然未曾谋面,但名字如雷贯耳。在异地他乡看到衡阳人的文章,我倍感亲切,当即收集了2张报纸寄给了丁小平总编辑,并在信中简要介绍了我的情况。没想到,丁总很快给我回信了,并鼓励我多写稿件,为部队宣传作贡献。
丁总的来信令我备受鼓舞,从此,我更加发奋写稿,每年见报的稿子不下300篇,我也因新闻报道的突出成绩连续三年荣立三等功。1994年底,我被调到武警四川总队政治部《四川武警报》社工作,写作的空间更加宽广。
几经周折,终圆记者梦
1996年,我退伍回到衡阳,当时有个战友在衡阳武警支队七中队任司务长,该中队当时担任生产经营任务。我看到他们中队开荒种地,艰苦创业的场景后,写了一篇题为《衡阳的南泥湾》的通讯。写好文章后,我来到衡阳日报社,敲开总编辑丁小平办公室的门。第一次与丁总见面,我还真有点紧张。丁总非常和蔼,热情地握住了我的手。丁总还向我伸出了橄榄枝,欢迎我到报社工作。但当时觉得报社没有编制,最终选择回家乡衡东工作。
在衡东工作的几年里,我笔耕不辍,经常有新闻稿和评论在《衡阳日报》《衡阳晚报》上发表。由于县里的工作单调,也没有我新闻写作的平台,我觉得人生不能这么碌碌无为,必须争取到媒体工作。
2000年,我看到报社刊登了招聘启事,但我没有大专文凭,不符合条件。但我不死心,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带着一堆厚厚的作品剪贴本和在部队荣立的三枚军功章来到了衡阳日报社社长办公室。当时的社长办公室主任陆柏香看了我在全国各大媒体发表的作品后,同意让我参加招聘考试。
考试那天,我小孩正好在中西医结合医院(现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无人照看。等我姐姐从衡东赶来时,已经快到考试时间了。我赶紧坐了辆摩托车一路狂奔赶到考场,但是已经开考近半个小时了。正在巡考的陆柏香主任了解我迟到的原因后,还是同意让我参加考试。
当时的考题是根据材料写一篇消息和一篇新闻评论,这对我来说不难,仅用半个小时就写完交卷了。对笔试我胸有成竹,不久我收到了面试通知。面试的时候,评委们看了我的作品,只简单问了几个问题就通过了。在接下来试用的3个月里,我采写了一大批稿件。过五关、斩六将,我终于从参加考试中的近百人中脱颖而出,正式成为了衡阳日报社的一名记者,圆了我梦寐以求的记者梦。
在报社工作的近20年里,我从记者到编辑、从普通员工到部门主任,不管在那个岗位,我都牢记自己的使命与职责,采写了大批有影响的新闻稿件,40余篇稿件(图片)获中国地市报好新闻、湖南新闻奖、湖南省市州好新闻一二三等奖,被中国地市报研究会评为“首届全国地市报优秀记者”。我人生中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衡阳日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一定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党的新闻宣传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稿请寄衡阳市高新区天台路33号
衡阳日报社总编室 王文焱 收 邮编:421001
电子来稿请发至hyrbs888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