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兼创伤中心常务执行主任、中共党员廖辉文,从医15年来,爱岗敬业,用心用力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在平凡的临床一线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以爱岗敬业,做敬佑生命的健康卫士
成为一名医者以来,廖辉文就始终牢记医师誓言,高度重视工作标准、医疗质量、患者安全,以责任心、耐心、爱心对待每个患者,努力增加患者的信任度、安全感和获得感。
在熟知廖辉文的同事和住院病人眼中,廖辉文独有的风格是真诚、朴实、严谨。接诊病人时,他热情细致,全面了解病情、检查结果,尽早会诊明确诊断,制定最佳治病方案,科学分析手术风险、并发症及预后,详细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和治疗方法的优点或缺点。治病精心,查房勤快,致力让患者对治病有底数、有信心。
虽然骨外科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并发症多,但他术前、术后与病人及家属沟通良好,手术成功率及完美度非常高。
2018年11月,廖辉文被任为骨科副主任以来,虚心向科主任看齐,主动配合科主任抓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临床带教工作,带头参加业务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危重症病人抢救,对每一项新技术的开展、高难度手术的实施,都组织医护人员进行认真探讨,解答疑点、难点问题。
同时,引导下级医生随时了解医学动态,紧跟学科发展步伐,自费购置大量临床专用书籍,方便同志们阅读学习。近2年来,骨科业务发展又快又好,住院人次增长率21%,床位使用率保持在100%以上。
2018年11月,他还被任为创伤中心常务执行主任。为了更好地带领创伤中心成员科室专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广泛调研、请教同行专家,借鉴兄弟医院的经验,编辑一套适应院情的创伤中心工作制度与流程、业务培训课件及精选手术方案。并利用培训会、手机微信群给相关医护人员传授知识,开展应急救护技能操作演练。经常赶赴危重病人的救护现场,全程指挥并参与急救行动,力争每一位患者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
近1年来,创伤中心平均每月接诊患者400人次以上,业务量与过去同比增长30%。2018年11月,一位体重100余公斤女性患者因车祸致腹腔出血、肩关节脱位、胫骨骨折等多发伤被送入医院急诊科,廖辉文闻讯后10分钟内赶到救护现场,立即组织医务人员对患者检查、会诊、多学科联合手术,仅用2个多小时就完成了急救任务,让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
以过硬本能,做技术革新的开拓者
“没有服务患者的本领,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这是廖辉文对自己的一个基本要求。因此,他坚持不断学习、创新技术、完善自我。
积极参加进修学习。他先后到四川华西医院、上海六医院,大连中山医院、长沙湘雅医院、省人民医院、河北三医院等地进修骨科专业先进技能,专心学习掌握骨科新理论、新成果,汲取新的营养。
善于学以致用。近5年来,他开展新技术10余项,主持Ⅲ类以上手术50余台次,如游离皮瓣修复组织缺损、皮肤牵引技术、全膝关节置换术、复杂髋关节翻修术、儿童弹性髓内钉技术、跟骨微创、胫骨高位截骨保膝,微创拇外翻术等手术。
2016年6月,60岁的陈女士因10余年前腰椎术后并发下肢不全截瘫足部慢性溃疡,多年就医治疗效果不佳找到了廖辉文。针对此顽疾,他率先在市内引进应用宋文超教授研制的皮肤牵引技术,为患者解决了多年的苦恼,改善了生活质量。
2017年10月,他又率先在省内使用3D打印技术。采用台湾爱派斯PSI+HTO胫骨高位截骨保膝技术为高铁衡阳东站职工刘女士解除了10余年的膝关节疼痛,术后随访2年,患者非常满意,并送锦旗致谢。
2018年1月,他自费到河北石家庄三医院参与微创无内固定拇外翻技术专题学习。学成归来后,便率先在市内引进应用局麻下微创拇外翻技术。患者手术后当即能行走,外形美观,疼痛消除,较过去的方法减少一次手术,避免了二次手术的痛苦。
为了带头做好科教工作,他积极参加院内、外各类学术讲座活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临床资料,撰写论文《游离踇甲瓣嵌合第二趾骨复合组织瓣再造拇指应用解剖与临床研究》《负压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组织瓣载万古霉素硫酸钙联合髂骨一期移植治疗胫骨骨髓炎》等,在省级以上刊物或学术会上发表交流12篇。同时认真完成各院校实习生及外院进修医师的带教工作,先后带教实习学生20余人、进修医师3名。
以高尚医德,筑建医患之桥
多年来,廖辉文坚持“以人为本”和“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用真情和心血为患者排忧解难,架起医患之间心灵的桥梁,让许多患者深受感动。
93岁退休老干部吴爷爷,因患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生活无法自理。廖辉文经过仔细检查、周密设计后,利用双休日加班,给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可下床行走。事后,老人儿子送1000元红包感谢他,被他委拒。为了感谢廖辉文,老爷爷出院时,特意又送来一面印有诗词的锦旗。经随访多年,老爷爷的病情一直良好。
近3年来,他更是常常牺牲休息时间为患者诊疗疾病、救治危重病人150余次,共收到病人赠送的锦旗及感谢信50余件,退还病人红包5000余元。当遇到经济困难的患者时,他热情帮助患者申请网络“水滴筹”社会救助,并主动捐助。在他的帮助下,建档贫困户患者都能得到省慈善机构的救助基金,并按照扶贫政策再次报销30%医疗费用,进一步解除患者的经济压力。
“作为医者,我们要习惯于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尽量让患者花最少的钱治好病,严格做到检查、用药、治疗、收费四合理,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这是廖辉文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一直积极参加医疗联盟单位的医疗援助活动,热情帮助基层医院解决实际困难,提高诊疗水平。近3年来,他下基层医院开展义诊、查房、会诊、适宜手术、带教下级医生等活动50余次。同时经常走进农村、社区为群众提供免费义诊、健康咨询、疾病防治知识讲座、随访病人等服务,为基层群众义诊600余人次,慕名来院找他就诊的住院病人15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