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听专家谈如何做好灾后心理防护
~~~——听专家谈如何做好灾后心理防护
~~~——听专家谈如何做好灾后心理防护
~~~——听专家谈如何做好灾后心理防护
2019年07月29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建家园,从“心”开始
——听专家谈如何做好灾后心理防护
  ■本报记者  刘  臻

  7月份以来,我市遭遇暴雨袭击,多地受灾严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伤害往往是多层次的,其突发的创伤经历给灾民的伤痛不仅是身体上的,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可使人罹患焦虑、恐惧、抑郁、失眠、应激障碍,甚至精神失常等各种心理疾病,给灾民及其家庭与社会造成二次损失,也成为社会稳定与安全的隐患。

  国内外多个研究结果显示:灾后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6%到67%,灾后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8.53%,以强迫、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等症状最为突出,其次为情绪不稳,情绪低落及睡眠障碍等。如何做好灾后的心理防护呢?听听市第二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临床心理与康复学科带头人雷飞燕如何说。

  一、了解灾后心理反应的五阶段

  1.麻木阶段

  事件刚刚发生后灾民会经历精神上的麻木,其中包括震惊和迷惑,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了我们对世界应该怎样的基本预期。对有些人来说,不可想象的事情变成了严酷的现实。

  2.自动反应阶段

  灾民对自己的经历没有什么意识,日后也无法回忆起发生的事情的细节。

  3.共同努力阶段

  政府与社会在灾害发生初期全力汇聚资源并进行合作,人们对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但同样也感到疲倦,意识到他们正在耗尽宝贵的精力。

  4.失望与精疲力竭阶段

  公众的兴趣和媒体关注开始减少,他们领会并感觉到了灾难的影响,灾民感到被遗弃了,尽管紧急状态还在持续。

  5.恢复阶段

  灾民是灾难造成的改变,当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时,社群的结构也会发生改变。

  二、需要我们关注的不仅是灾民,还有目击者

  洪灾导致的山体滑坡、房屋倒塌、农田淹没、人员损失或伤亡等对所有经历者来说都是一种心理创伤,不及早进行干预,对其身心健康会造成不可磨灭的损伤。

  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并需要关注的高危人群主要分为两级人群。第一级人群:灾难的亲历者,包括死里逃生的人、死难者家属和伤员;第二级人群:灾难现场的目击者,包括救援人员,比如武警官兵、医疗人员、社会工作者等。

  三、需要了解的心理防护策略

  内分泌学家汉斯·塞里(Hans Selye)的研究发现当人们遇到突发重大事件时,机体为应对威胁调动身体资源,出现一般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流向消化道的血液减少,流向心脏、大脑和肌肉的血液增加等;心理上会出现闯入、回避、焦虑、恐慌和睡眠障碍等。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医务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提供必要的协助与建议:

  1.正确认知灾害后反应的普遍性

  灾区灾民直接面对、经历灾害过程及灾害带来的后果,救援人员直接进入受灾现场参与救援活动面对灾区灾民,均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冲击及不安全感,表现情绪波动大、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等。你要知道,这些感受与反应不是你独有的,是一般心理反应。

  2.灾害后以家庭为单位寻求社会支持

  灾害后能否尽快地重建家园是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的首要环节和关键环节。因灾害过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公众的兴趣和媒体关注开始减少,尽管政府救助仍在持续,但灾民们还是会产生被遗弃感,容易产生因负性情绪带来的冲动和冲动行为,故要学会抱团取火,灾民间与亲友间可互帮互助,要学会倾诉、叙述,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适当的运动。同时以家庭为单位,积极寻求与整合利用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的组织与资源,如街道、居委会、综治管理小组等,可通过他们获得现实层面的帮助和找到专业的心理干预团队。

  3.及早寻求专业评估与干预心理症状

  面对灾害,灾民和参与一线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均会受到一定程度损害。有研究发现:60%的伤员出现灾害相关的情绪反应和睡眠障碍,约l3%的人会出现闯入症状,如重复体验这种创伤占37.2l%、在脑海里反复当时的情景占46.51%、噩梦占37.21%、闪回占34.88%、回避占16.28%,若及早接受临床心理专业人员的筛查、评估与干预,有70%的伤员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睡眠、躯体化症状等方面得到改善。故而,他们的生理、心理负性反应不可忽视,及早寻求专业评估、及时有效控制、积极减轻并预防心理疾病以促进灾后心理健康重建十分重要。

  专家链接

  雷飞燕,精神科主任医师,公共卫生硕士,市第二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临床心理与康复学科带头人、创始人。曾入选“中国最美女医生”“全国妇联巾帼建功标兵”,荣获“中国精神卫生百姓信赖好医生”“湖南省最美女医生”、衡阳市直卫生系统“健康卫士”等荣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南华附一医院全市首推“电子健康卡”
重建家园,从“心”开始
用最小的创伤解决病人最大的痛楚
接种乙肝疫苗,控制乙肝病毒传播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重建家园,从“心”开始 2019-07-29 2 2019年07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