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七月份的尾巴,孩子们的暑假过半。7月25日—26日,记者分别以在步步高、培训机构、市图书馆等实地走访及网络问卷的形式展开随机抽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共计98份。
调查显示,各种课程辅导和兴趣特长培训班依然是暑期计划的首要任务。近五成的家庭预计暑假总体花费上万,还有家长开玩笑说,自己两个月的工资都搭进去了。
娜娜是石鼓区一名准五年级的小学生,记者在她的暑期日程表上看到,这两个月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除了参加敬老院慰问的社会实践活动外,她每天都要奔走不同的培训班。
“暑期花费最多的是语数英培训课,三科共计近7000元。还有游泳课和书法课,3000元左右。此外带孩子看电影、周边游,也都安排在了暑期的日程中。”娜娜的母亲坦言,“整个暑期的花费是我两个月多的收入了,虽然有点心疼,但暑假是孩子充电的好时机,不能浪费了。”
记者通过调查统计发现,为了不浪费孩子在暑期的宝贵时间,很多家长都会制定各种暑假安排,无论是逛街购物、教育充电,还是出行旅游、游乐休闲,最少也要为孩子额外支出千元,尤其小学中高年级以上的娃们,暑假上培优课几乎成为标配。根据市面上的价格,暑期大班语数英培训,加起来花费在6000—10000元人民币左右。如算上外出旅行,暑期消费则更高。
“只要对孩子有好处,花个大几千乃至几万的又算得了什么?”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流露出这样的心态。
对此, 市少儿图书馆馆长李赛虹则表示,家长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跟风。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并不在于花费多少,而是在于孩子或是家长与孩子一起的参与度。如去图书馆、博物馆、敬老院等场所,让孩子多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在暑假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这些活动几乎是“零成本”。
从事教育工作20余年,同样也是孩子母亲的彭琛老师建议,家长应合理分析孩子的需求,根据孩子所处不同阶段,制定适合自己的暑假计划。比如学龄前的孩子,主要以避暑放松为主,可以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小学生可以和家人来一次短途旅行,帮家里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多进行一些课外阅读,利用暑假补一下学习短板等等。她认为,家长无需焦虑,作为父母,可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用不同的形式完成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