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百姓家里“拉家常”,走进田间地头“谈农事”,在结对帮扶中“解难题”,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在衡南县鸡笼镇赐山村积极构建“党员1+X”服务圈全覆盖体系的过程中交织呈现……
赐山村位于衡南县西部,有耕地面积1600余亩,以粮食种植、水产、畜牧养殖为主。全村共21个村民小组631户约2600人,其中党员71人,党总支部下设两个党支部。
近年来,该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党支部“五化”建设,推行“1+X”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带动全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服务群众的落脚点最终应该落在解决问题、化解民忧上。村党总支书记龙海军向记者介绍,“1+X”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就是,以下属两个支部为单位,建立“党员+群众”制度,规定每名党员联系10名或者更多的群众,确保所有群众都有对口的党员联系,实现全村覆盖。根据要求,党员联系群众主要做好五大方面工作,即宣传党的政策、促进文明新风落实、指导人居环境治理、调解矛盾纠纷、听取群众意见反映群众呼声。
该村党总支还提出,党员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群众做好示范的同时,要积极主动联系群众,对口的群众每月必须联系一次以上,联系的情况要建立“1+X”党员联系群众台账,重点记录群众的意见和好的建议,及时反馈。对于党员联系群众工作开展的情况,该村总支适时抽查,作为党支部考核和党员积分管理及评优评先重要依据。
“这样一来,我们既可以打通党员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实打实,又可以发挥党员先锋自身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做出榜样,团结带领群众开创工作新局面。”党员伍守元告诉记者,建立党员联系群众的制度后,村里卫生好多了,邻里矛盾纠纷少多了,村里人心舒畅了。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自己带头做好了,在群众面前自然就有威信。”龙海军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在村里党员的劝阻下,5起原来准备大操大办的红白喜事实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为村民节约资金15万元以上。